11月27日晚,一年一度的广州书墟在最繁华的北京路拉开帷幕。11月28~29日,如果你恰好在广州,又恰好有空,带上一本看过的好书(非期刊、教科书、工具书),作为门票交给大会,就可以去逛广州书墟。广州书墟创办人彭永坚团队昨晚表示,自2009年以来,由彼得猫古本店创办的广州书墟,已在歌莉娅225概念店成功举办五回。

谈及“广州书墟”一词的来源,该团队成员@PP介绍,“清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二有:“粤谓野市曰墟”。书墟,沿用了这个古老且富有岭南趣味的名字,在过去的六年里伴我们走过。从‘九年之后’、‘文字的众缪斯’、‘阅读是一种社交’、‘阅读我城’、‘书姿花传’,到今年的‘晒书’,主题变幻纷繁。”

记者获悉,从2009年起,操持一年一届广州书墟的彭永坚,本是一家时尚杂志的策划人,网名“彼得猫”。十年之前从日本留学回来后,他先是开了一家“彼得猫古本店”。他对二手书店的迷恋源自在日本读书时逛二手书店的经历,“二手书店里有一个城市的气质,要是在日本,一个城市若有200家新书店,80家图书馆,同时也会有200家二手书店,去二手书店逛逛是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彼得猫古本店”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家二手书店,一面墙是书架,另一面就是门。好不容易空出一小块玻璃间隔,摆了一张高脚凳,可供一个人坐在那里看书、看北京路的熙攘人流。在实体书店纷纷关门的今天,“彼得猫”仍然兴致高昂地维护他的二手书店运动。

开二手书店难以养家

彭永坚表示,“活动只是希望能稍稍影响广州二手书店的整体氛围。至于广州书墟未来怎么做,他也没有具体落实的打算。”

他认为,广州书墟的背后,仍旧是他再开一家二手书店的梦想:“在日本,开一家二手书店是可以养家的,而且二手书店店主过得可能比一般人还要滋润。但在中国,没这个指望。等我退休了,可以常常出去旅行,买一些喜欢的书回来,挂在店里给有心的人看,就够了。”

书墟可看藏书票做手工书

记者获悉,今年广州书墟不再自主策展,而是邀来国内两家充满个性的书店——香蕉鱼书店和无早书店,呈现它们的独立出版物。香蕉鱼书店让手工画变身数十本迷你可爱的little littlemonster zines(小小的趣怪杂志),无早书店则为广州市民呈现来自新加坡的自主出版物。

此外,通过诗人陈舸展示的珍藏以及DREAMER FTY(梦厂)创作的版画,广州书墟带你走进“藏书票”这种依附于书籍的古老版画的前世今生。主办方希望同期开展的藏书票工作坊能使更多的人加入这一种手动劳作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