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因为来的人越来越少,传统图书馆的日子很不好过。所以,当有座图书馆,能在总人口不到65万的城市,做到日均万人到访,就显得很不平凡。它,就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中央图书馆,名为“颂歌”。官方对它的投资超过7亿人民币,还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划出了17250㎡给它。
走进馆内,你会更吃惊。目之所及,除了看书的,还有看电影的,打游戏的,织毛衣的,做衣服的,甚至各种带娃的……让人不禁想问,它真是个图书馆?毕竟,如果在别的图书馆这么干,肯定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但是在这里,所有人都毫无异议,而且互不相扰,其乐融融。
2018年底开业时,赫尔辛基图书馆服务总监Katri Vänttinen自信的说,“颂歌”将会是城中最受欢迎的会面场所。如今,她的预言兑现。它不仅成为了赫尔辛基闪亮的新地标,《时代周刊》也将其列入了2019年“全球100个最佳目的地”。在“颂歌”到底能干多少事?可能没有它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来这儿只看书,绝对是暴殄天物
紧邻中央火车站、议会大厦和城市公园,从外观看,“颂歌“图书馆如同一艘巨大的雪国邮轮。两根跨度超过100米的钢铁拱桥支撑住了它的“骨架”,表面覆盖着芬兰云杉的木质“皮肤”,让它看起来温暖宜人。
在顶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引入自然光线,云朵般的天花板又勾勒出轻盈明快的线条。一周七天里,它大门不闭,从早八到晚十,欢迎所有的市民和游客免费登船。在“颂歌”之前,赫尔辛基已有36座图书馆,不过它仍显得独一无二。
从空间布局上就看得出来,总共三层楼里,除了顶层,剩下的都和传统图书馆没什么关系。第一层堪称“城市会客厅”,第二层则是“百变市民秀”。
越过屋檐,一进大门,感觉来到了室内广场。这里公共文化氛围浓郁,不仅能看展,还有画廊和电影院。在艺术的海洋中舒舒服服消磨完两小时,出来后,循着香味就能在咖啡厅和餐吧填饱肚子。
重头戏在专为工作和爱好而设的第二层。毕竟,它完全颠覆了我对一所图书馆的认知。这里可能是城中最多业余“手艺人”的聚集地,因为它的设备实在是太齐全了。不管是缝纫机、激光切割机,还是3D打印机,应有尽有。不少人在这儿打印海报,缝制包袋,或者干些其他的木工和金工活儿,哪怕想做上两套衣服,也不在话下。
除了大件,制作小玩具的需求也能满足,比如一副恐龙拼图骨架。巧手能人们既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若是家里有娃,也不用再跑去商店花钱了。手工一般也不要紧,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颂歌”还经常召开工作坊,教大家变废为宝,比如用软木塞和旧皮革做的耳钩,又酷又有特色。
价格不菲的3D打印机,在这里也能免费使用。尽管会收取材料费,也才个位数,尽可放心大胆地尝试。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更厉害的是,你还可以制作音乐。“颂歌”配备了专业的录音室,还有钢琴、架子鼓、吉他等全套乐器。呆上几个钟头,可能一个demo就录出来了。
不想干活,只想娱乐,也没问题。与其宅着,不如邀请三五好友一起来打上几局,游戏库可能比家里的还全。即便没有什么特别想干的,也可以找根柱子席地而坐。听歌,聊天,看杂志,敲电脑,都无人烦扰。所以,这片区域也成了自由职业者们的绝佳办公室。无论是谁,在“颂歌”度过人生一日,一点儿也不会觉得浪费。
在“颂歌”,读书是件轻松的事
当然,“颂歌”没有忘记了它作为图书馆的使命。芬兰人向来重视读书,在2016年的某项调查中,他们的文化水平就排名世界第一。早在十九世纪初,“一村一图书馆”已经在整个国家普及。直至现在,其全国的图书借阅率依然很高,每人年均能借阅16本馆藏。眼见为实,“颂歌”开放刚没两天,书架都空了。
在图书馆三层,4500平方米的开放式阅览大厅宽阔明亮,即便是冬日,玻璃幕墙也充分利用了采光。它的藏书只有十万本,听起来不多,但基本都是时下热门之作,而且换得很勤。比起传统馆藏固定不变的人文经典,“颂歌”更像一家新潮的书店。
而且,和不少图书馆动辄两人高的书架不同,在这里就像进了便利店。所有书抬手即得,绝不会出现踮脚也够不到的尴尬,也不用操心弄乱,自有机器人负责整理。
在这里,读书显得很随意。想要伏案记笔记,宽敞大桌和独立台灯当然不会缺,但如果你想要点氛围感,坐上书架旁的大靠背椅,面朝大窗,眼前就是静谧的冰雪天堂。
不想循规蹈矩,还有阶梯式的区域任你变换姿势。和朋友在此闲坐、讨论,和在公园大草坪上一般自在。假使想再更亲近私密点,欢迎来到“南瓜屋”。它在儿童区的尽头,在这抱着孩子讲绘本,就能尽享温馨亲子时光。
三层还有宽敞的公共沙发区。地上铺设的插画地毯,都来自芬兰艺术家的手笔。偶尔,这里会开上一些研讨会,更多的时候,爬满了婴儿。浅淡书香里,不同年龄段的人汇聚于此,都能觅得属于自己的快乐。
为所有人而建的图书馆
很少有图书馆像“颂歌“这样,在开建之前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关注。这是因为当初,它的设计思路就采取了“众筹”的方式。图书馆该为了谁而建?2016年,设计团队抛出了这个问题,邀请全球各地的人给出自己的回答。赫尔辛基市民的参与热情当然最高。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并挂在了一棵树上。最终,从盛满2300条建议的沉甸甸的枝头,结出了名为“颂歌”的果实。
现在,图书馆的旋转楼梯上,还铭刻着400个答案。“为了诚实的人”、“为了失败的人”、“为了无辜的人”、“为了被误解的人”、“为了躲藏的人”、“为了值得爱的人”……它是视觉艺术家奥托·卡勒沃宁的作品。拾阶而下,可以明了,这座包容的图书馆,正是为了所有人而建。
天气好的时候,图书馆的阳台会开放。在躺椅上晒太阳,能感受到万里晴空下微风拂面,市中心的美景也尽收眼底。在“颂歌“,人们阅读,做梦,谈笑,相逢。在这里度过几小时,想必你就能窥见芬兰人世界排名第一的幸福感,究竟源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