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扰乱了一系列线下经济活动的举行,展览业就是其中之一,不少展会活动不得不取消或推迟,品牌的线下活动被叫停,博物馆进入闭馆状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博物馆协会发布报告表示,全球近85000多座博物馆现处关闭状态,占总数的90%。据预测,短期内全球13%的博物馆可能无法再重新开放,将导致文化领域的大规模失业。
在线下展览举步难行,损失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线上网络成为了各品牌的主要战地,展览纷纷搬至网上,大大催动了“云观展”的发展。
云观展
“云观展”,是打造让观众足不出户且能观看的线上展览体验,打破时间和空间等对线下展览的限制约束。对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的展会举办的形式,现以新的模式在线上展厅与观众重新会面,实现“云观展”的无限功能。
一年一度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因疫情取消,在不少粉丝为无法观看今年的这场艺术盛宴感到遗憾时,巴塞尔艺术展首次开启了线上展厅,详细的艺廊与作品分类让你轻松来到心仪的作品面前,通过网络欣赏到今年的展品。
自1957年创办以来从未“爽约”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俗称“广交会”, 今年的春季展也决定改为线上展会,这是63年来“广交会”首次搬上云端。网上“广交会”呈现三大互动板块——建立线上展示对接平台、设立跨境电商专区、提供直播营销服务,使展示对接、洽谈、交易融为一体,并推动2.5万家广交会参展企业全部上线展示,为每一家参展企业单独设立10×24小时全天候网上直播间。
线上展览好处不仅能够缓解展览现场的人流压力,也能让更多因不可抗力因素未能到场的观众参与其中。但对于不少注重体验的行业来说,线上展览只能算是疫情之下的缓兵之计,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展会的优势,缓解全部销售压力。各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因疫情的出现在加速变革中,未来发展中要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深度融合、双轮驱动将是大势所趋。
拼科技
通过这次的疫情,不少人也再次注重起线上展览和线上推广的重要性,“云观展”正慢慢地流行起来,成为连接全球贸易往来的重要方式,展现商品及艺术的重要平台,展览业也就此进入了“拼科技”的时代。
疫情期间,大英博物馆不断推出网上项目,其中包括开放下载190万张文物图像。据悉,大英博物馆原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开放文物图像下载, 但在全球范围内博物馆关闭、展览取消的刺激下,决定提前推出发布该内容,以期为居家中的人们带来更多的文化慰藉。
原定于2月8日至4月5日在东京银座伊东屋举办的德国钢笔品牌派克成立130周年展——PARKER Tokyo Museum 2020,在疫情的影响下也无奈提前结束。但为了不辜负粉丝们的期待,派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官网上发布了本次展览场地的360°全景VR,让观众们实现线上观展,仿佛身临其境地了解派克品牌在130年里走过的点点滴滴。
线下观展中遇到的“请勿拍照”、“请勿触摸”或者“请勿靠近”等指示牌经常会限制了我们更亲近地了解展品,拉开了我们与展品的距离。撇开产品体验不说,对于一些艺术类展会或博物馆来说,通过线上观看高清的图片,使观众更清晰地看到肉眼也无法看到的细节,听到创作者对展品的创作理念,即使展品不在眼前,也能零距离欣赏。
新花样
全球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如何华丽地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各个品牌都在探讨的话题。网上办展若无人光顾又有何意义,有了平台,若无多样性的方式也无法脱颖而出。一些文具品牌在网上办展的同时,也是绞尽脑汁、花样百出。
由国誉文具经营的位于东京千驮谷的“THINK OF THINGS”生活方式门店由于疫情原因不得不关闭。仅在每周五晚在线开放的MIDNIGHT SHOP也随之暂停,但取而代之的是名为“MIDNIGHT GALLERY”(午夜画廊)的在线展览,旨在摆脱日常的销售模式,通过展览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慰藉。该项目联合了活跃于各个领域的艺术家,每周介绍以“夜”为主题策划的作品,配合上音乐,带领观众进入周五的“夜生活”,开启快乐小周末。
Hightide开设了在线市集“Yard Market”,在GARAGE SALE中收集并展示了各种美式的文具、杂志和家具用品,从笔记本到便签纸,从扫把到保鲜袋……凡是在GARAGE SALE中可能出现的物品,这里都能找到。从5月中到7月底,还定期联合不同的品牌举办POP UP SHOP快闪店,展品与形式也更加百变多样,让观众充满新鲜感。
这次的疫情大大推动了“云观展”的发展,虽如今线上展会仍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线下展会的体验互动性与真实感依旧毋庸置疑,但云观展的发展依旧是必不可少,在危机关头,也可永不落幕。可见,如今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渠道发展才是王道,无论是选择主动拥抱变化,还是被打到墙角出于求生本能而变,我们都应努力成为变化的一部分。多准备个Plan B随时迎接不确定的未来,将成为企业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