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德国的传统笔业品牌(2011年已经迁址瑞士)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收到广泛的追捧,其典雅的设计,出众的导墨系统以及精致而舒畅的笔尖在钢笔界书写下了180年的历史。百利金也因此成了钢笔收藏家们笔柜里的必备品(光看坛子里大神们的签名照片就能体会到了:)而作为秉承了德国精工细腻高雅品质优异的老牌产品,百利金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钢笔基本功能--书写的精益求精,他们在追求高品质的精品钢笔的同时,也从来没有忘记,书写是每个人的权力,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能够手执一支值得信赖的钢笔,在快乐与舒心中享受书写。正是从这个理念出发,百利金在1959年创立了其下属品牌--百利卡农(Pelikano)。
        从最开始百利卡农就是以完美的学生钢笔(Schulfüller)为目标而被设计的。百利金的设计师们认为,学童时期是既是练字的基础时期,又是写字的高峰时期,同时由于孩童手小,力弱等原因,一支适合适龄儿童的钢笔对于需要长期书写的学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于是钢笔的设计师们同教育家走到了一起,最终促成了这一经典学生钢笔的问世。
        这里简单介绍下德国的学生笔品牌。在德国,儿童是被极其重视的一代,虽然德国目前出生率逐年下降,但是德国的家庭,一般如果决定要孩子就会对儿童极其认真负责,社会对于儿童的服务和重视也处处可见,譬如儿童的升学日,对于每一个有即将入学儿童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节日。这一天,初进校门的孩子都会收到一个校园礼袋(Schultüte),礼袋里就包含所有学生的必备品,其中就有钢笔。德国的各大钢笔厂商基本都有自己的学生钢笔系列,其中最具代表的应该就是凌美,它基本主打的就是学生市场,价格适中,书写感特别好,最近坛子里凌美毒很重,入凌美的人多少都是被它的书写感所吸引吧。60年代很受欢迎的牌子还有Gaha,这家1918诞生于汉诺威(百利金最早也是在汉诺威啊,钢笔之圣城)的老牌钢笔厂,在二战前后极具人气,是学生们和办公人士的最爱,也曾经出过很多经典的金笔,不过80年代因为经营不善,已经倒闭了。老一代的德国人对这个牌子的热爱程度超乎寻常,将Gaha奉为经典,今天,一支简单的二手Gaha学生笔也能卖个不错的价格,可见大家对其的青睐了。另一个传奇就是施耐德。相信国人对这个牌子的中性笔应该早有耳闻。施耐德原本只生产圆珠笔,到了50年代,开始发展钢笔,并最终成就了民主德国时代的经典:Heiko。Heiko钢笔在德国统一后就已经随着众多的民主德国品牌一起,成了资本主义竞争下的牺牲品,民主德国的制造业是传统的国营企业,向来外观朴素,经久耐用,品质极高,每一支笔可以说都是技术和社会主义激情融合下的产物,是真正有灵魂的东西(想到国笔?),但欠缺现代经营理念,大部分几十年的老品牌都随着柏林墙的倒塌毁于一旦,看过《再见列宁》的筒子们应该都有记得男主角为了让他母亲吃到东德时期的酸黄瓜而四处寻觅的那段吧,至今很多人还都非常怀念heiko,可惜现在已经是可遇而不可求了。施耐德凭着heiko和他原有的圆珠笔和稍后的中性笔,基本占领了德国日常用笔市场的大半江山,至今长盛不衰。
        百利金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把目光投向学生市场的。百利卡农具有握笔舒适,笔杆轻盈,出水顺畅,笔尖耐写,设计新颖等特点,在60年代的德国家庭掀起了一阵流行之风,在那个送笔就送百利金,写字就买百利卡农的年代,百利卡农稳固了自己在学生市场的牢固地位。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