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用文具的日本人与咖啡馆


如今,大多数的人工作都离不开电脑,用笔写字的人越来越少。爱笔如我,常送人笔,每逢此时,朋友总会可惜地来一句:现在已经很少写字了。

不过,在日本,情况略有不同,尽管大多数人工作中也不离电脑,但文具的作用仍不可小觑。在机场、教室、服务机构等场所,手里拿着笔,脖子上挂着笔,衬衫口袋里插着笔的人随处可见,如果留心一下他们的私人笔盒,你说不定会发现,似乎每一个日本人都可以讲出一两支爱用的笔。

日本人那么爱笔也是有道理的,一来日本人非常喜欢整理和记录,这种习惯也运用于头脑活动,他们将想法一一写诸纸面,形成思维地图,他们用手帐回顾过去的工作和生活,并列出未来计划,他们之中仍许多人还在给人手写信件,如此种种,都说明文具在日本人生活里扮演的角色。

说到写写画画这件事,还容易让人联想到咖啡馆。在咖啡馆里,人们点上一杯咖啡,整理工作手记的情景颇为日常,在咖啡馆里边看书边写笔记,或是索性把公司里要填的表格带到咖啡馆里去写的人也很多。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除了感动于日本人勤于学习和记录,也为各式各样的文具而好奇。来到了日本,我也变得常去咖啡馆写写画画。再说了,创意的工作怎能离得开笔呢?

在日本东京,近万家咖啡馆中,有这样一家,坐落于复古、文艺而又时髦的表参道,它的名字叫做“文具咖啡馆”。

 
 
 

到处都是写写画画的身影


表参道那一带的小店,充满时尚气息却又总让人觉得怀旧。找到透着温馨的招牌后,往地下室走,从店的楼梯开始,我便已然掉进文具的“米缸”里。
 
 
下楼途中,楼梯左右有文具点缀,而进入到店的大厅,一片豁然开朗。走入大厅正对着我的是咖啡馆的桌椅,装潢精美,那些桌椅也格外大气、好看,坐在座位上的人们,有少数是在用餐或咖啡甜点,更多的人则是手里拿着笔,有的人在写信、写卡片,有的人在手帐上做着记录,有人边写字边打电脑,还有人边写写画画边小声地与同伴讨论工作计划。看着他们个个陶醉其中,我也欣喜不已,迫不及待想要加入他们。
 
大厅真宽敞,座位很多,可以让客人在里面安心地呆上好久。座位区域的外围有各个文具专区,日本的文具那么漂亮可爱,要是我们去逛大型文具商场、百货大楼,挑得眼花缭乱的经历想必不陌生。
而在这里,不仅可以一边休息一边选购文具,而且可以在自己的桌子上写写画画,尽情享用文具。

 

 

与文具亲密接触


文具咖啡馆最先吸引眼球的是店内设有可供试用的文具专区,提供速写本、圆珠笔、各种颜色铅笔、水笔、水彩笔、蜡笔、颜料,甚至还有美纹纸胶带。所以,与其说是“试用”,倒更可以说是来这里和文具进行一场亲密的接触,那么多文具可以尽情享用,还有许多做着相同事情的伙伴,这样的气氛怎能不让人沉浸在书写的乐趣之中?

走到收银台附近,我看到厨师们在做料理,店员们的接客水平不止亲切,而可供购买的文具专区被自由地分成好几块,在选择上,既不乏大的文具生产商的流通产品,又可见不少市面上极少看到的小作坊的产品,不是“有趣”便是“可爱”,更有两者兼具,包括有用完将之种下去能开出花的铅笔,有打开即能看见星空的信封,还有需要削笔芯的时尚感十足的自动木头铅笔等等。


有一处区域,从上到下摆放着好几排玻璃杯,玻璃杯中放的竟然是高级笔,这个专区,每支笔下面都有员工手写的介绍文字,而且也都可以尽情地试写。还有一个图书架,全是文具的书籍。


再回看大厅,有人在座位上点来一份“文具巴菲”。

处处可见的用心和会员抽屉里的惊喜


于是我也坐了下来,叫来服务生点了一份点心,我看到蛋糕下面垫着十分精美的和纸。尽管我不在那里用餐,我忍不住看了一下菜单,品种多样,介绍贴心,就连酒也有好多款,各种美酒就放在刚才看到的盛放高级笔的盏盏酒杯旁边。我看到旁座的人在用一把什么钥匙打开抽屉,于是询问,原来,那是替代会员卡而给会员发的会员钥匙。我用它打开抽屉,发现了满抽屉的“会员专享文具”,大多是罕见、奇异的,还有的是看似打过照面却早已落世的“文具元老”。抽屉里,我印象尤为深的,还有一本可供写写画画的本子。翻开来看,一页一页,写着一些寄语。还有人用其他颜色的铅笔和圆珠笔有礼貌地给前一个陌生人“写回复”。

这让我不禁想到,用笔写字是不一定非要“有用”的,写写画画的时候,无心的举动,可能是自言自语,或是以为写给自己的话,却会被另一个人接着写下去,或者收到别的陌生人的善意回应。我们从小握着笔学习长大,这种涂鸦的经历多么亲切,拿着笔发呆或是上课走神时就想要写点什么,画点什么。

为了要给会员惊喜,店员们总是更换抽屉里“宝贝”的内容,所以所谓的“留言本”也有了漂流瓶的意味。

 

 
我看着那本“留言本”看得出神,这时,有个男人微笑致意,我这才留意他已经在我身旁站了许久。
 

文具咖啡馆主人奥泉徹先生


“遇上的好用的文具,人们就会想要写些什么,搞些创造。如果有更多优秀的文具与人相遇,或许这世上人们的创造力都会因此增加0.1%呢。”老板奥泉徹先生谦虚却又难掩得意地说。

作为文具迷的我被那一个又一个让心脏扑通扑通跳的惊喜弄得目不暇接,对咖啡馆的主人有好多问题想问,他为什么想出这样的点子,创造出在日本的这座独一无二的咖啡馆? 为什么客人们进来以后都会特别有兴致地、不约而同地写写画画,是什么在吸引着他们?他们从哪里搜集来的那么多好玩的文具?又是如何来决定店里售卖的文具?

文具咖啡馆细致极了,不问不知道,桌子和椅子座面的尺寸比例用的是1:√2的比例设计,也叫做“白银比”,也就是A4,B5纸的比例,让文具控们看着会联想到纸张,便会更想在上面写写画画。墙壁的涂装也用了美浓和纸的颜色,给人感觉像是“纸一样的空间”,墙壁上有日本和纸般的纹样,难怪置身于这样的空间里更能激发创作的灵感,想出独特的新点子。


奥泉先生还告诉我,他祖父的公司是做文具的采购的,所以从小家中就有好多文具。另外,祖父除了做采购文具的事业以外,也是知名的信封、报告纸公司OKINA最初的创始人之一,所以对文具有许多独到的敏感。有时候,虽说家里在卖的东西也可能反而不会让年幼的自己感到新鲜,但是奥泉先生说他还是很珍惜文具的这种存在,他笑着说,“比如,新的计划本买来了,就想让自己从明天开始表现得更好;拿到一支轻重正好写起来也舒服的笔就会想‘这回我要把自己的名字好好地签一下’,俨然学生模样,我也被逗乐,然而不得不说,好文具就是这样一种存在,让人舍不得“对不起”它呀。

说到文具的选择,一开始是本着“有趣”、“可爱”的原则,后来在开业几年后,员工和老板一起在心中对“什么东西是‘像文具咖啡馆里卖的文具’”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共识,也就是说,虽然难以解释,但是店员和老粉丝们一看就会知道“啊,这个就像是文具咖啡馆里的文具呢!”有些小众文具商会打电话来找文具咖啡馆合作,让他们把那些虽然不常见但是独具个性的文具放在会员抽屉里,让真心热爱文具的人们找到最独特的文具,也满足他们对古老文具的情怀,或者对罕见文具的好奇心。令文具控的心脏扑通扑通跳的神秘抽屉里的世界,一旦进入,就像着了魔。我全然忘记了时间。

一个休憩的空间带来无限的相遇


回家路上,我回想起那些无心的寄语虽简单却变成了正面的能量传递,回想起那些“白银比”的桌子、椅子的座面、和纸纹样的墙壁,回想起那么多专注于写写画画的人们,不乏秩序与创意,友善地互动,我还能想到很多很多......
比如说,因为这样一个开放的惬意的空间,大家自由地写写画画,也能够看到邻桌的人所用的文具,会产生“哇,你也爱用这支笔”的赞叹,没准也会产生出新友谊。

比如说,那些冷门的、小众的文具,或者是市面上很难买到的传统文具,被细心的文具爱好者邂逅,他们会觉得“这个文具正是我心目中完美的、为我而设计的文具”,从而感到无比幸福。

也许更有可能的是,大人们起初只是为了找个咖啡馆坐坐稍作调整,却因为来到这里,发现文具的神奇,而且发现文具竟也可以是一样很酷的爱好。
 

文具咖啡馆的创业故事


老板的祖父是一家采购文具的公司(Toukou bros. Inc)的创业者,接着由他的父亲继承,老板17岁的时候在酒吧里工作,后来21岁又去了音乐业界唱片公司包装艺人,经历了制作广告、担任协调人、担任唱片制作人的岁月,之后继承父业进入这家公司都担当采购。由于是小家公司,他难以糊口,于是自己又在亚马逊、乐天等网站贩卖文具,玩具和其他生活创意品。2012年6月25日,文具咖啡馆开业,此前一年半开始筹备,3.11大震灾的时候想着要筹划。

一开始想的就是做一件和文具有关的事,那么,什么事呢?考虑过电商,除了引入文具以外,自己对玩具也颇有兴趣。然后,在和人谈生意的时候,坐在咖啡厅里,有时会观察到其他的客人,他们在咖啡厅里拿出自己的手帐在看,整理工作,写写画画的场景是常见的(这里我要顺便说一句,在日本,普通的咖啡厅桌子很小,而且空间也是很拘束的),于是自己实际感受到了文具和咖啡馆之间的“亲和度”。这就是最早的创意来源。

日本3.11大震灾之后,老板奥泉先生也去做了支援东北地区的事情,在那里,听了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的人的故事,他那时所在的Toukou bros有限公司是个小公司,认为自己不能做特别大的捐赠,那么能做些什么呢?于是他想到了将那些人的故事和视角用形象的方式做成一张张名片(那次是做了一百张)馈赠他们(这件事其实到现在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做),那时他就在想:我真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样真的有趣,真的好的东西。

他这样对我说:“虽然并不像你所说的‘已经很完美了’,但是在那时看到了那些受害的人还要抑制住悲伤考虑接下去的路,自己觉得自己再也不想过无聊的人生哪怕一天了。想着我要拿文具来做一件真正有趣的、特别的事情。于是,我在那不久就创立了文具咖啡馆,想着要把自己心里想的点子通通实现。”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让我们吓了一跳。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规模很小,只有吧台位置的十个人样子,后来越扩越大。我们投资出去的金额也是计划的10倍那么多。一开始以为数百万就能搞定,却花去了数千万。”
 
文具咖啡馆的地址:文房具カフェ——東京都渋谷区神宮前4-8-1 内田ビルB1F  
 

作者介绍
VANCA生于上海,2009年开始旅居日本。现为自由日英双语译者(翻译外文书籍,也从事商务口译、笔译),国际教育研究者(目前的研究关键词是文化适应)。独立运营同名公众号VANCA,记录自己身体的“去远方”(在海外的亲身经历)和精神的“去远方”(翻译外国的文字)的成长足迹。

 
来源:国际文仪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