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交5步骤
 
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
  
这是“AIDMA”法则,翻译成中文就是“爱德玛”法则,可以很好的解释顾客的消费心理,在推出一件商品,首先要做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然后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并产生出一种需求,进一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加强其记忆,最后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推广新品巧“借光”
 
在推广新品期间,保证新品占1/3的陈列空间,摆在同类最畅销的产品旁边“借光”。

 
 
3.橱窗灯光要高于店铺灯光的20%
 
橱窗区域是吸引顾客入店的重点功能区域,人都有着很强的趋光性,那橱窗区域就应该比店铺内的灯光亮度要更强,才能吸引到顾客。所以,橱窗区域的照明设计要和店铺内的基础亮度有所区别,一般要比店铺的整体亮度高出20%。由于临街店铺在白天自然光的照射,橱窗的外部亮度会较高,因此要考虑玻璃的会反射特点,要保证橱窗里的展示还能清晰可见。

 
 
4.橱窗的“七秒营销定律”
 
顾客在购物时在观察一家店铺或商品时注意力只能停留七秒,在这七秒中他可能会决定是否对店铺或商品感兴趣,这就是著名的“七秒营销定律”。七秒钟抓住顾客的眼球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店铺的进店率与购买率,如何实现这一点呢?毋庸置疑,橱窗展示是实现“七秒营销”最佳的利器!

 
 
5.店铺的入口主客流动通道为:2.4~3.6米
 
在设计店铺的通道时,应注意通道要有一定的宽度。一般来讲,营业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上的店铺,店铺入口主客流通道的宽度要在2.4~3.6米之间,可允许3名顾客并排进入,店铺的开口一定要大,顾客常规的心理是不想走入过于狭窄拥挤的地方购物。
 
空间数据:
 
1、60厘米:一个人通过的空间。
 
2、90厘米:一个人正面通过,交错经过的人侧身通过的空间。
 
3、120厘米:两个人能够正面交错通过的空间。

 
 
6.重复陈列要3个或3个以上
 
指同样的商品、装饰、POP等陈列主体或标识、广告等,在一定范围内或不同的陈列面上最少3个或以上的物体/商品的重复出现,通过反复强调和暗示性的手段,加强顾客对服饰商品或品牌的视觉感受。

 
 
7.垂直陈列,每种至少三个排面
 
相同属性,相同形状的商品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式进行陈列,使顾客选购商品一目了然,增强商品陈列的立体感和印象感。

 
 
8.销售的黄金展示空间
 
对顾客而言,最容易看到,最容易接触到商品的高度,常被称为“黄金展示空间”。而这个手轻松可以接触到范围就是:100~150厘米之间。
 
最高层板高度:1.8米
 
最高层板1.8米,是顾客的手难以接触的范围,基本上用于作为PP点吸引远方顾客的目光。
 
最低层层高度:25厘米以下
 
层板25厘米以下则为无效陈列区,很少顾客会愿意蹲下来拿取商品。

 
 
9.收银台最佳高度1.2米
 
这个高度是顾客在付款时感觉最舒适的高度,不会太高显得压抑,也不会太低不舒服。

 
 
10.主推单品必须有更多陈列空间
 
陈列面积最大。产品陈列要尽可能占据更多的陈列空间,进场的单品(SKU)要保证至少20厘米的排面宽度。有多大的陈列面积就有多大的销量,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是激起冲动性购买的第一步,只有比竞争品牌占据更多的陈列空间,才有更多的销售机会。

 
 
今天给大家罗列这10条陈列守则,参照这10条完全可以创建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但需要提醒的是,一个没有内涵的店铺终究会被潮流淹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建立只属于自己的“大数据”,才是正道。

 
来源: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