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知乎上很火的一个段子:
公司内设置有饼干咖啡啊之类的各种零食,供员工休息补充能量。新来了一批毕业生,每天某一款饼干总是没有,部门主任纳闷,让后勤多加点那款饼干以后,可是主任还是吃不到。
-“喂,小王,我让你那款饼干多加点你加了没?"
-“加了啊,比其他饼干多一倍呢?"
-“那怎么没有了?"
-“不知道,可能有人爱吃吧"
-主任嗯了一声去保安室了。
-“小刘,你把今早休息区的监控给我看一下~"
-小刘麻溜的调出监控,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监控中显示每天早上一个男的,把那款饼干连盘一一下扣进自己的背包,然后进了办公区!
主任立马脸黑了下来,"把这段监控拷我一份,送到人事处王主任那,让他开了这小子,并送他5袋这款饼干,让他吃个够!
段子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这虽然是个段子,但不禁让我们自省。办公用品公私分明,我们做得到吗?现如今,不管私企国企办公气氛都相对轻松,很多员工不需申报或者填表即可领取办公用品例如本子、笔。有些贪图小利者便可乘机“顺”走一些本是公用的办公用品,拿回家私用。这就直接导致了公司内办公用品的损耗严重。
如果我们把眼光转向德国,便可看到一番不一样的景象。
如果我们把眼光转向德国,便可看到一番不一样的景象。

在德国,虽说领用文具也是像国内一样自由,但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能做到“自觉”二字。大家都是用多少拿多少,没有铺张浪费,更没有公物私用的现象。自觉这一点也体现在采购这方面。一般中小型公司都不会专门设立采购员采购办公用品,有些公司可能是轮流替换,更有甚者各个员工发现有个别物品空缺,即可自己先掏钱购买,过后凭小票报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整个过程中体现地淋漓尽致。不过,这样的信任也不是天生而来的,还是和德国的劳资合同体制有关。大部分员工拿的都是终身合同。法律规定,如无特殊原因或过错,公司不可任意开除员工。这也就是说员工需洁身自好,不给公司留下开除自己的把柄,自然而然的大家都有了公私分明的自律。

这时可能就有人问了,那如果所有员工都有权私自购买办公用品的话,牌子,价位谁来定呢?就我现在放眼望去,书架上的文件夹都是“Lyreco”牌的,中性笔都是“Schneider”的,订书机都是“Novus”的.......大家似乎都像约好了一样,买了德国本地的文具品牌,颜色还都同一是标准办公黑。这种和谐的默契不禁让人赞叹。
不过,随着中国走上国际化的道路,大部分公司的企业管理也随之变的正规,有序。从而带动了员工的自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逐渐增强。我想,年轻的一代也是规范的一代,公私分明更是我们要坚守的好品质。
不过,随着中国走上国际化的道路,大部分公司的企业管理也随之变的正规,有序。从而带动了员工的自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逐渐增强。我想,年轻的一代也是规范的一代,公私分明更是我们要坚守的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