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电商在过去十来年飞速发展,但因行业运作模式不甚规范,因此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保持相对低调。随着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跨境电商的政策措施,出口电商的运作开始阳光化,逐渐为各界关注。
 
 
(一)中国跨境电商自2008年以来快速扩张
 
中国出口电商的起步其实比内贸电商要早。不过,出口电商起步初期的发展和影响一直不如内贸电商。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和采购模式开始发生转变,互联网经济亦飞速发展,中国出口电商开始步入高速发展期,出现了不少出

口电商巨头,如环球资源、敦煌网、兰亭集势、DX.com、大龙网等等。
 
(二)中国出口电商的发展历程
 
出口电商的主要商业模式
 
模式1:交易平台

 
 
模式2:卖家

 
模式3:第三方服務商

 
 
出口电商商业模式解析
 
(一)中小企业团购供应链服务
 
网上平台能集合多个小订单,以合理的价格提供中小企业所需的服务。这种模式可称为“中小企业团购供应链服务”。
 
(二)协同商务
 
完整的出口电商供应链由各种各样的服务组成,网上平台将不同商家集结在一起,根据各自的优势协同合作,以完成整条供应链的运作。
 
(三)集聚效应
 
由于各个商家同时处于不同的供应链中,他们可以将这些供应链进行协同合作,从而实现“集聚效应”。
 
(四)服务小批量订单
 
互联网在汇集小批量订单方面有巨大优势,可以将小订单集合起来,提供服务。当无数小批量订单汇集在一起,其总量可以非常惊人。
 
(一)出口电商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政策风险。目前,出口电商的不少经营是利用政策的灰色地带,例如利用邮政小包逃避商检、关税等
 
知识产权风险。出口电商最受欢迎的产品多数是国内和国外有明显差价的产品,但中国商家售卖的这类产品存在不少假冒、侵权情况
 
电商难以提供需面对面互动的供应链服务
 
用户难以辨别商家信誉
 
跨境运营成本高昂、难以在分散的全球市场实现本地化等等。
 
(二)中国出口电商商业模式的新发展
 
一些卖家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并通过自建网站或平台网站,向海外推广自己的品牌
 
随着中国品牌的崛起,不少平台运营者已开始转型,从“中国制造的出口渠道”转变为“中国品牌的出口渠道”
 
一些卖家开始为国外电商零售商提供M2B(生产商对经销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尚有一些企业将上述M2B模式拓展至M2B2C,也就是厂商对零售或经销商再对客户
 
某些之前仅从事B2B或B2C业务的商家,现在开始同时以同一种模式来服务B2B和B2C客户。B2B和B2C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少企业可以同时从事这两类业务,并发挥协同作用
 
供应链中涉及的某些服务,还是需要通过参与方之间的面对面互动来完成的,因此,部分商家正尝试通过O2O提供此类服务
 
部分商家开始与国外当地的零售商或服务商合作,实现本地化,更好地服务客户
 
出口电商纷纷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不再仅仅依赖电脑。
 
(三)投资者越来越关注出口电商的发展
 
自2008年以来,中国出口电商发展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业内的大额风险投资消息不断传出。另外,部分企业已经在股票市场上市,部分或准备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总体而言,在未来三到五年,出口电商行业将会出现一波风险投

资、上市、兼并收购的浪潮,从而带来该行业的一次大洗牌。
 
(四)中国政府正推动并参与“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建立
 
从2013年开始,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跨境电商的发展态势及其面临的政策风险,因此开始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让跨境电商的经营阳光化,并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建立,以促进和规管商家的发展。
 
出口电商是中国出口贸易的升级模式,中国商家通过电子商务参与到销售全球化的格局中。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出口电商的商业模式正不断升级,该行业也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出口电商未来能否为海外大订单服务,从而彻底颠

覆传统贸易模式,目前尚不能得知;但毫无疑问,传统贸易模式下的从业者,以及海外的零售商和品牌商,需要紧密跟踪出口电商的发展,探索新策略,为可能发生的挑战做好准备。

 
来源:利丰研究中心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