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

  成都千百年来先后培育了扬雄、司马相如、巴金、李劼人等名冠古今的文坛巨子。这些文士墨客无论吟诗作赋或著书立说,都必然离不开笔、墨、纸、砚等文化用品。近日,老成都文化研究专家戴德沄先生来到市文化馆故事讲坛,和市民分享了成都供应文化用品和精工装裱名店的故事,其中就有“诗婢家”、“胡开文”这类百年老店。

   诗婢家 店名源于郑玄家风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显示,“诗婢家”的创始人是郑次清,他是东汉学坛大师郑玄之后,于1920年在成都羊市街开设装裱店。而这个店名源于《世说新语》所述,书中记载:郑次清的先辈郑玄长期开坛授学,讲述经史。郑玄家的仆婢,由于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因而,流传下“诗婢家风”之说。郑次清正好用此典故命其店名,并请当时翰林学士、有“铁面御史”之誉的荣县人赵熙题写店招。

#p#副标题#e#

诗婢家

  到1949年底,“诗婢家”迁至商业场原“味虞轩”糕点店隔壁,店面仅有一间,却仍有不少客户来此装裱。而戴老师也是这里的常客。后来“诗婢家”迁至繁华商业区春熙北段,增加了纸张、印泥、毛笔、折扇等文化用品,同时兼营书画,装裱加工另设一处。其特制的宋锦纸,古色古香,是成都独一无二的产。后来又迁至商业场侧的悦来场内。2005年,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建筑古朴典雅的琴台路上,迁来了不少成都名店,“诗婢家”自然也列名其间,现在的“诗婢家”已同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天津“杨柳青”,并称中国文化四大老字号。

诗婢家展出作品

#p#副标题#e#

   胡开文 据孔庙匾额而取名

  成都另一老字号文化用品店,就是“胡开文”。

胡开文

  早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安徽绩溪人胡天柱,据孔庙内“天开文坛”匾额为象征之意,创立了“胡开文墨庄”。直到1920年,安徽桐城李陶泊,探知蜀川文化气氛浓厚,文人辈出,贩运了一批徽墨来蓉销售,获利不少。于是,李陶泊1924年就来蓉物色店铺,最终在青石桥开店营业,店名沿用了已在安徽扬名的“徽州胡开文笔墨庄”,专门经营纸、笔、墨、砚。后在成都站稳脚跟,逐步发展。

胡开文展出作品

  最初的“胡开文墨庄”,是以出售徽墨为主,兼营纸、笔、砚。民国十五年(1926年),春熙路建成后,才由青石桥迁至邻近总府街的北段街口,又扩大了经营范围。随着春熙路商业区日渐繁华,“胡开文”又地处要冲,名声也渐渐印入市民的脑海中。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胡开文”也制作出“松滋厚”之类的普通墨锭,价格低廉,适合一般学童和商铺书写、记账所用,质量又较本地制墨好,因此销路日广,一些郊县也来此购买。现在坐落在春熙路南段的“胡开文文化用品公司”,不仅只是供应文化用品,又增设了玉器、眼镜、乐器以及健身器材的供应,也增添了不少书画作品。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