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
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去年的火爆情形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去年是天价频传,而今年则是天天有天价!2010年对各大拍卖公司而言,除了在造势上都各出奇招,还都各自使出了浑身解数,可谓收获甚丰!回顾2010年的艺术品市场,在一片热火朝天的火爆环境中,经过一番番的狂轰乱炸,小编总结了一下,有关2010年艺术市场的十大关键词,不管总结得怎样,权当与君共赏。总结得好,请多支持!没总结好,也请一笑置之!
盘点2010:焦点艺术品市场十大关键词(排名不分先后)
NO.1 拍卖品类繁多
回顾事件:中国玉器、书画、瓷器,当代艺术拍卖,加上名表专场、宫廷专场、古籍和名酒,拍卖场的种类繁多,方方面面的奢侈品艺术品都有涉及,并且每个类别都有不俗的拍卖成绩。根据某艺术网艺术品的品类关注度信心调查的统计,中国2010年近现代书画统计为52.31%,中国古代书画为 32.31%,早期油画为20%,中国当代艺术为26.15%,瓷器为21.54%,玉器23.08%,钟表珠宝为10.77%。
NO.2 天价
回顾事件:从10月份开始的蘇富比秋拍到11月23日结束的中国嘉德秋拍,中国书画交易持续火爆。据了解,中国嘉德此次拍卖创造了18年以来最好的单季成绩,也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历史上的最高纪录,总成交额高达41.33亿元。其中,中国书画总成交额达29.9亿元。早其一个月的蘇富比秋拍,以总成交额突破30亿港元的成绩刷新香港任何拍卖会最高总成交纪录,其中中国书画拍卖总成交达4.07亿港元,刷新了蘇富比常设中国书画拍卖最高成交额。
NO.3 艺术品股票
回顾事件:2007年,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产权交易所几乎同时提出构建国家级的“文化产权交易所”。“文交所”所推出的是一种新的模式:即 “权益拆分”模式;所谓“权益拆分”,就是将一件实物的所有权及此基础上产生的各种收益进行拆分。投资人通过认购拆分的份数,来获取投资标的“物”的部分所有权及相关权益,从而也获得基于这些权益所带来的远期或当期的收益。其原理等于说,将数件艺术品组合成一个资产包,然后将资产包的所有权“切”成若干份,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份额”,获取艺术品增值带来的投资回报,同时,这些“份额”可以在文交所的交易平台上随时流通,流通中同样可以获得“价差” 带来的回报。从金融的角度来看,无疑“权益拆分”是一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但它不同于“艺术品投资基金”。基金的基本原理是,从普通投资者按照等额的 “份额”募集定额的资金,然后通过确定的投资组合和策略获得投资回报;而“权益拆分”的基本原理是先募集一定量的艺术品,然后将其所有权或收益权拆分成 “份额”,由普通投资者购买,并通过流通获得回报。
NO.4 拍卖品真伪争议
回顾事件:在与“古雅风韵——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典藏大展”连动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杭州)艺术品收藏与鉴赏高峰论坛上,上海收藏家颜明把当下称作是中国历史上第四次书画造假高峰,前三次高峰分别出现在北宋末年、明朝中晚清和清末。“文化艺术品拍卖是拍卖业的小头,但影响最大。
#p#副标题#e#NO.5 交割难
回顾事件:楼市受控,股市低靡,艺术品市场反而应运而兴。经过国内外拍卖行春季的一轮拍卖纷纷落幕,几大拍卖公司成交金额均超过十亿人民币,营业额屡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国内拍卖场上违约交割事件可说是层出不穷,态势也日趋扩大。国际拍卖公司不断对中国买家提起诉讼,国内拍卖公司也因几位大买家不愿意如期付款而备受困扰。据说,还有一家成交额高达十亿人民币的大型拍卖公司至今收到的款项不到一亿(十分之一)。难怪一位就职于国际拍卖公司十多年的专家感慨地说:像今年这样,违约交割事件涉及范围如此之大、金额如此之高的现象,过去十多年中从未见过。
NO.6 金融资本进入艺术市场
回顾事件:自2010年春季拍卖会进入“牛市”之后,一直到秋季拍卖会都是风风火火的。“99匡时会客厅”第五期举办了主题为“金融资本涌入艺术市场,跟风炒作还是必经正途?”高端对话,特邀嘉宾中国民生银行品牌管理部总经理、炎黄民生艺术馆馆长、民生当代艺术馆馆长何炬星、国投信托公司总经理吕益民对艺术市场近十年来走势、金融资本介入艺术市场主要方式、艺术品投资周期、艺术市场金融化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NO.7 内地买家成买卖场主力
回顾事件: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郊区的一场私人遗产拍卖会上,一只来自中国的清乾隆官窑花瓶引来多位中国买家激烈竞争,最终这只花瓶以5160万英镑(约合5.5亿元人民币)成交,再次刷新中国瓷器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拍卖现场的买家有不少是来自中国的,而这只花瓶的拍卖持续了半小时,基本上就是中国人之间在互相竞价,最后是被一位电话买家买走,很可能“是一位中国买家”。
NO.8 宫廷珍品屡受关注
回顾事件:香港佳士得公司在12月初举行的秋拍中推出的“晔兮如华——葛沃得珍藏御制瓷器”、“妙色莹然——舒思深伉俪珍藏宫廷御制艺术精品”、“鹤鸣九皋——放山居藏御制珍品”三藏家瓷杂专场。其中,清三宫制品仍占主导,如“清雍正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一对”、一对“清雍正斗彩祥云纹水丞”、 “清乾隆青花胭脂红料双凤戏珠纹龙耳扁壶”、“清道光黄地粉彩花卉五福宫盌一对”等重量级拍品。中国嘉德公司也推出了“秋光万华――宫廷艺术集粹”、“铄古铸今――明清工艺摹古与创新”专场、“简约隽永——明式黄花梨家具精品”专场等,其中,清乾隆“青花苍龙教子图双螭耳扁壶”、清乾隆“黄花梨龙纹大四件柜一对”等精品云集。而北京保利公司更着力打造了“云龙九九——龙纹图像与明清宫廷艺术”、“清代官窑颜色釉瓷器”等重要专场。
#p#副标题#e#NO.9 近现代长盛不衰
回顾事件:中国书画市场今年继续走强,竞争将异常激烈,藏家专场、个人专场、海外回流专场和精品专场等齐推中国书画拍卖;中国古代书画和中国近现代精品名作仍是炙手可热,著录于《石渠宝笈》的拍品,以及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黄宾虹、傅抱石等大家的精品名作仍是各拍卖公司竞相推出的重点拍品。
NO.10 当代艺术平稳回升
回顾事件: 2010年香港蘇富比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取得新突破,张晓刚的《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刷新了个人作品纪录,成交价为5,218万港元。早期的油画作品,特别是徐悲鸿、林风眠、常玉等名家作品仍备受关注,精品名作的市场价位将进一步抬升。而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领域中,张晓刚、曾梵志、方力钧、岳敏君、刘野、蔡国强等艺术家早期作品也受到各收藏者的追捧。
小编点评:2010年各个拍卖行都使出浑身解数打造宫廷专场,这绝非一时兴起,而是为了迎合大买家投资、收藏两不误的心理。想想富豪们拍个乾隆爷的物件,既增值又能找找当年皇帝爷的感觉,有何不可!各拍卖行虽然走的是不同的模式、路线,但是赔本的买卖是谁都不会做的。至于艺术品品类繁多,各类拍卖专场都备受重视,这说明了我国艺术市场正向多方向的繁荣发展,买家可选择的投资项目越来越多样化,这也使得买家的投资风险变小。另外,关于拍卖品真伪的问题,由于拍卖法给予了拍卖公司免责条款,这让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了无法打假的“死角”。可是如果不能够建立有序健康的拍卖规则,拍卖行不能自律的对待市场规律,拍卖市场的繁荣还能够持续多久呢?
最后,小编认为人们最关心的关键词莫过于“天价”。2010年的拍卖市场天价天天传,让紧张的人们还来不及消化上一个天价,一个新的天价就已经接踵而来。对于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这样的利好不可不说是一件好事。但是,相关制度的不健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中心转移,以及我国拍卖行业仍处于稚嫩阶段等等,这些种种因素综合,拍卖行能否在中国延续百年已经成为每一个艺术市场圈内人的终极思考。这样的红火,到底是真繁荣还是浮云?也许只有通过时间来验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