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

  今年以来,汕头市质监局以“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为载体,以服务为重点,着力提升产业质量和安全水平,使一些自主创新能力较强,拥有自主品牌、产业链比较完善的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汕头市工艺玩具行业规模以上产值22.72亿元,增长25.6%,出口达到9184万美元,同比增长43.9%。汕头文具产业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总会、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现场评审,被授予“中国文具生产基地”称号。该局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围绕“质量服务年”要求,切实加强宏观管理和服务。

  深入开展质量状况分析,用科学的分析研究和严格的检验数据形成《2008年汕头市产品产品质量状况报告》,为当地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认真落实地方政府回访制度,多次向市政府汇报“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情况;深入各区(县)政府和企业调研,了解亟需质监部门服务的内容和企业争创名牌遇到的困难,与潮阳、潮南区政府达成共识,联合开展“质量兴区”活动;推动地方政府设立“政府质量奖”。为国家重点工程、广东省能源建设重点项目华能海门电厂工程提供特种设备、计量等方面的贴身服务,促进该项目的广东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节能环保型机组于6月14日成功并入南方电网发电。

  二是围绕“质量提升年”目标,切实加强技术基础工作。

  以日常监督检查和上门服务为手段,帮助企业找准标准、计量、质量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把好生产环境、原辅材料使用、产品出厂检验等重要关口,目前全市共40家企业通过“C”标志确认,563家企业获得计量保证体系认证,308家企业475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累计取得1878 张3C认证证书。今年来推动全市建立4个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发布3项省级地方标准,有效促进全市质量水平的提升。如《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规程》是我国、乃至国际上第一个柑桔黄龙病防控的技术标准,有效促进柑桔种植业的健康发展。上半年对全市1137家生产企业共1600批次产品进行定期监督检验,合格率92.2%,工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

  三是围绕“质量整治年”部署,切实加强专项整治力度。

  注重帮扶与监督并举,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在省内率先开展食包材整治工作,共检查发证企业93家,抽查食品包装材料29批次,责令43 家存在问题的企业限期改正;气瓶整治工作,3个月来全市检测气瓶数量达24.5万瓶,报废1.5万瓶,检测数量远超去年的16.5万瓶;起重机械整治工作,查获违规安装或存在隐患的设备244台,正落实整改的150台,逐步消除一批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全市系统立案175宗,捣毁制假窝点22个,有力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行为。

#p#副标题#e#

  四是围绕“质量建设年”任务,切实加强技术机构建设。

  重点抓好国家玩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食品、纺织服装、玩具三个省级检测站的建设,确保其有效运行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玩具中心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已通过专家论证并进行政府采购程序,中心基建项目已完成立项和土地划拔等手续,正进行设计招投标;汕头质计所于3月15日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和省局的现场评审,通过CNAS认可的检测项目由原来的154项增加到1640项,通过省局资质认定的项目由原来的1512项增加到1640项,校准项目由原来的204项增加到225项。潮阳、潮南和澄海三个县级食品检验站也于5月23日顺利通过了省局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现场评审。目前正积极申请建立精细化工和包装机械两个省级检验机构,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是围绕“质量宣传年”安排,切实加强营造质量安全氛围。

  有针对性地编印了3000份“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宣传画和宣传资料,分发给各企业、社区张贴;深入全市1000家企业,面对面讲解质监法律知识和业务;以 “3.15”活动、“5.20”世界计量日和食品安全接待日为契机,举办26场次的大型户外咨询活动;联合媒体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如连续多天在汕头电视台播放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公益广告,通过《今日视线》栏目介绍食品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等,今年来各类新闻媒体共报道“质量和安全年”活动105篇(次)使“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深入人心。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