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潮”背后的无奈

  实体书店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一些小型书店要么选择缩减门面,要么选择关门大吉,剩下的那些苦苦支撑。

  清远小型实体书店这两年迎来了“关门潮”。

  记者前期走访一家即将倒闭的小书店发现,为了腾出地方改造,老板甚至贴出了“书论斤卖”的标语,一张粘贴在墙上的价目表上,每类书按斤销售的价格清清楚楚。

  尽管如此,光顾的顾客还是寥寥无几。一位老人正在翻阅一本字典,老人说喜欢读书,平日闲暇就逛逛书店。他说,像这样卖书的以前很少见,但现在却出现得多了。

  记者等候半小时发现,只有少数人光顾,而最终下决心买书的则更少。谈起书店倒闭,该书店老板满脸无奈,“店租高,顾客少,没办法做下去了,只有把这些书都低价卖了。”

  业内人士指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清远实体书店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而且规模不断扩大,曾出现过一段辉煌时期,好多人就看准并把握了这时间段的机遇,在书店上做了投资,并赚了钱。但如今情况大不如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的兴起,从2007年起,就有专家和学者开始为传统书店何去何从而担忧。到现在,传统实体书店已是“明日黄花”。

  清远旧城一位实体书店老板介绍,现在生意很萧条,即使挂出打折、低价或赔本甩卖的标幅,也很少人问津。“我打算把这一批书卖出去,再看看做点别的什么。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现在只能做亏本买卖。”该店主一脸无奈的表情。

  如今,实体书店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惨淡的销售额和节节升高的经营成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一些小型书店要么选择缩减门面,要么选择关门大吉,剩下的那些希望能通过开展多种经营苦苦支撑,在夹缝中求生存。

  “洗牌”后的生存之道

  “洗牌”后生存下来,或在此背景下新开业的书店,往往有自己独特而准确的定位

  事实上,这几年的书店“关门潮”,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那些跟不上市场发展、与网络正面冲击的书店纷纷倒闭。“洗牌”后生存下来,或在此背景下新开业的书店,往往有自己独特而准确的定位。

  淡黄的灯光打在脸上,伴着书香,安静地坐在落地玻璃窗前,看着窗外人来人往,耳边不断传来美妙的古典音乐。每到周末,在清远从事教育工作的阳女士都会来到清远北门街新华书店看书,“很喜欢这儿的氛围,看看书,静静心。”

  今年年初,耗资120余万元改造升级后的清远新华书店北门街店全新亮相,新的书店以“青少年体验式阅读书店”为主题,从休息座椅、视听阅读、互动体验、业态配置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造,透过“人、空间、活动”的互动,使单一的书店转型为一座多元化的文化城。

  如今,走进改造后的新华书店北门街店,自在随意的阅读氛围会让读者们顷刻间喜欢上这里,而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和透明天花板上铺设的书籍,更让人恍如走入“书海”。

  清远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恺明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改造升级后的书店将致力于打造“清远最大的青少年体验式阅读书店”,设立专门用于文化休闲体验的场所,推广亲子阅读,开展快乐、趣味阅读,让读者在体验中真实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随着大环境下传统独立书店的经营状况日益恶化,作为清远地区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书店之一——文华书城清远店也积极探索新的出路。

  走进文华书城,可以看到暗棕色书架和暖黄的灯光,还有系列装饰清新自然的饮吧,后方是电子产品区。饮吧白色素雅的座椅和清新自然的饮吧相互映衬,让人感受到休闲生活的气息。

  记者留意到,这些新增的餐吧主要经营甜品和饮料类,价位在5到15元左右,书店的读者可以在餐吧边用餐边进行阅读。书店类的精品区陈列着各种各样有着浓厚文艺气息的精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外,文华书城还推出了“生活书店”的理念,旨在给客人轻松自在,能舒适阅读的感觉,吸引了不少读者的到来。

清远书店:从卖书到卖生活

  单纯卖书的日子不再

  我们打造生活书店,进到书店,客人整天不出去都可以,第一个是不会饿,第二个是不会渴,第三个是可以在这里呆一天都不会觉得无趣

  单靠坐在实体书店里卖书,已经越来越难养活自己。借助书店平台,主动出击,寻求“分一杯羹”,成为实体书店自救之道。

  在侯恺明看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实体书店要生存就必须寻找出路、要转型升级,经营者必须更新观念结合自身书店和城市的实际,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路径,所以清远新华书店这两年一直在找“出路”:

  升级卖场,变一元为多元,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除了丰富图书品种,还增加了文化用品、精品,初步进行多元化经营。2014年底又对北门街门市进行改造,升级后的书城环境优雅、风格清新,并且有文化活动室和休闲书吧,书店变成了一个多元文化消费场所。

  变综合为专业,差别竞争,由于市新华书店的两个门市经营面积不大,不能做到大而全,因此根据周边的竞争环境和读者结构,对两个门市的经营定位做了调整,连江路店定位为综合店;北门街店则打造成“清远最大的青少年体验式阅读书店”。

  此外,流动经营,变不便为方便,随着城市全民阅读的推广,新华书店进入到单位、社区、学校开设流动书展,方便市民购书。经营倾向公益性,通过发放借书卡、举办公益讲座、开展阅读体验活动、举办书香节等引导市民阅读,“4·23世界读书日当天也是我们的书店之日,进店消费的读者都可以享受8折的优惠”。

  清远文华书城商品部主任刘祖传则表示,为打造“生活书店”,文华书店在多元化经营、丰富图书类别、使分区设计更人性化,营造更舒适的阅读体验等环节做了多方面的努力。

  记者了解到,文华书店将计划减少单本图书的库存,增加图书的类别,使得图书类别多元化,增加客人的选择。此外,文华书店设立了阅读区让顾客有休息阅读的地方,更加注重给顾客贴心的阅读体验。比如随着亲子阅读的顾客增多,书店对图书的区域划分做了更人性化的调整,少儿区紧挨着生活区,旨在为家长提供更贴心的阅读服务,让他们在陪同小朋友阅读的同时,有烹饪、保健等生活类的书籍可以作为消遣阅读。

  “我们打造生活书店,第一个是为了客人能坐下来休息放松,然后我们不单单是做教辅,我们的类别一定要更加丰富,我们的商品更加多元化,就是进到书店,客人整天不出去都可以,第一个是不会饿,第二个是不会渴,第三个是可以在这里呆一天都不会觉得无趣。”刘祖传说。

  实体书店优势仍在

  实体书店的最大优势,就是“实体”,尽管在价格上难以与网店竞争,却可以为读书人提供一个购买和阅读的真实体验空间

  如今,走入清远大型书城,可以发现清远的读书氛围愈加浓厚。

  在清远从事文化传媒工作的王小姐表示,相比网上购书,到实体书店购书会比较有氛围,偶然遇到中意的书也可以随性买下。特别是现在书店转型后还可以喝东西、吃东西,休闲放松,也是一种放松休闲,发展社交的方式。

  长远而言,由于实体书店店面租金、运营成本、人员工资等都是无法避免的成本因素,因而在价格上,实体书店很难与网络售书相抗衡。实体书店想要寻求发展,必须走转型之路,实体书店转型更应该注重书籍的特色化和专业性,内容的精品度高才能吸引固定的阅读人群。

  有市民建议,书店可以只针对某一个群体来售书,“比方说只针对户外爱好者或者是汽车发烧友,专业方面的书又全,爱好相同的人还能通过书店结识,书店生意应该会不错。”

  刘祖传表示,随着亲子阅读人群的增多,少儿类比重的图书回升得较快,将成为发展机遇。另外教辅类图书网上购书有不便查看内容的弊端,而实体书店的图书质量可靠,内容真实形象,可以随性挑选,因此实体书店的经营还是具有一定优势。

  侯恺明也认为,实体书店的最大优势,就是“实体”,尽管在价格上难以与网店竞争,但实体书店却可以为读书人提供一个购买和阅读的真实体验空间。

  “在喧嚣的时代里,也有不少的读者还是需要这样一个空间,喜欢到书店看一看,静心读一读书;更加有不少家长喜欢让孩子亲自到书店选自己喜欢的书,感受阅读的氛围。正是由于还有这些市场需求和这一网店无法取代的优势,实体书店还是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侯恺明笑着说。

  长远而言,有业内人士指出,实体书店一方面需要政府支持,但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转型,更新“造血”功能,优化管理效率,压缩人力资源成本,这样才可能避免被时代淘汰。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