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近日有档主反映,由于相关部门要求其尽快配合安全整改,仅存的这些档口可能也将面临拆除的命运。
“阵痛”过后生意冷清
昨日,记者来到曾经盛极一时的革新路文具街,放眼望去,如今剩下的十几个档口全都是破破烂烂的一二层平房,书包、笔盒、贴纸等凌乱地堆放在店里及外面搭建的简易帐篷下,不少档口还贴出“全场清货,5折处理”的字样。“我们这些档口马上也要拆迁了,因为是住改商存在隐患,消防部门要求我们搬迁。”已经在这里做了十几年生意的的徐伯感叹道,他见证了革新路文具街的兴旺到衰落,直至最后的消失。
据了解,文具街最初的“阵痛”源于8年前市政道路扩宽工程的清拆。当时,道路扩建拆迁办要求清拆革新路口23~83号的店铺,将路面拓宽到26米,并规定所有档口在2007年9月15日之前全部搬迁完毕,曾一度引发学生的抢购潮。然而,随着道路工程的围蔽建设,这些店铺的清拆却没了下文,在这期间,仍有部分商铺在施工的滚滚烟尘中残喘经营,直到道路工程完成至今。
“80后”共同的文具记忆
据档主介绍,革新路文具店一条街的口碑建立在20年前,多数在广州上学的“80后”几乎都来这里逛过。其实,当时广州的文具集散地不止革新路一处,一德路、黄沙谊园有文具批发,流行前线、地王广场和小状元坊则以贵价文具著称,而由于革新路以零售为主且“款式多”,成为其吸引众多中小学生光顾的主要原因。
“从小学开始,我和同学每个寒暑假开学前都会来这里买文具。”如今已在一家企业上班的张先生回忆道,对他和许多同学来说,“买文具到革新路,东西齐全又便宜”成了“80后”的共识,也成了一种习惯。由于文具街吸引了大量人流,也带动了周边小食、牛杂店的兴起,更让学生流连忘返。
部分商铺网上开店谋转型
“自从8年前的拆迁后,这里剩下的档口一直要拆没拆的,也不敢花钱再投入装修。”另一家档口的王老板表示,已经做了很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意,今年得知要整改,他也没再进新货。不过,截至目前,档主们还未得到海珠区房管局或是龙凤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的正式整改通知。
“等通知下来我就结业不做了。”徐伯告诉记者,现在他所租的住改商每月租金只有几百元,如果搬到正规的商店继续营业,每月租金将达上千元。徐伯明白,文具街的衰落一方面受曾经拆迁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是受到电商的冲击。然而,像徐伯这样的年长档主,尚不懂得或已无精力经营网店。
也有年轻档主早早做好了打算,刘小姐表示她很早就在网上开店了,日后实体店关门也能省去一大笔租金,她将全力进行网上的零售和批发。
市民记忆
“那时我们女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比谁买的笔记本或书签好看,评出结果后就纷纷跑到那家店去买。”
—提及革新路文具街的没落,冯小姐倍感遗憾。
“那时人多,口算也就练出来了,现在不用算也能知道一天卖多少。”
—一位店里的老板曾因其超强的口算能力多次得到学生的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