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也见证了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从买铅笔、毛笔到买钢笔,数学用具从买米达尺到买三角尺、量角器、圆规到计算尺;美术用品从买蜡笔涂颜色到买画笔、水彩、颜料作画。有的孩子从小就萌发了对体育、文艺的兴趣,在此购买自己所喜爱的乒乓球拍、口琴、笛子……那时还时兴来选购钢笔、日记本等作为礼品赠送给考取大学、参军或调外地工作的亲朋好友留作纪念。
那时镇江的文具店有四家,三家在大西路上:迎江路口的迎江文具店、山巷对面的义盛文具店、福禄全茶食店隔壁的同文文具店(后为儿童商店,仅有文具柜);中山路上现新华书店位置的联益文具店。另外,百货公司二楼还有文具柜。文具店大致分为文具柜、纸张柜、文体柜三部分。纸笔墨是文具店经销得最多的商品,纸按颜色分类,整齐地陈列在货架上,品种很多:白报纸、粉画纸、道林纸、牛皮纸、马粪纸、蜡光纸、花纹纸、皱纸、米格纸、绘图纸等,还有代客切纸的,切成16开、32开的供顾客选购。
新学期开学前和每天放学后,文具柜是最为繁忙的柜组,柜台前总是围满了叽叽喳喳的孩子,还有带着孩子的家长。文具柜的品种多而杂,笔有铅笔、毛笔、钢笔、圆珠笔、蘸水笔、粉笔、油画笔、铁笔等,铅笔又有普通铅笔、绘图铅笔(又分软铅、硬铅)、红蓝铅笔、碳素铅笔等,分门别类一打打地陈放在玻璃柜台里;毛笔从规格上分为斗笔、大楷、中楷、小楷等,品种有羊毫、狼毫、紫毫等,整齐地插在橱柜上的笔筒里。
我们从小就写毛笔字,从描红到临帖写大字。上初中老师还要求我们用小楷把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很多同学就此练了童子功,加之悟性好与随后的勤奋好学,都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钢笔有金笔和铱金笔两种,价格差异较大。金笔有英雄、永生、金星、关勒铭等品牌,英雄金笔在大跃进时出足了风头,百货公司特地布置了英雄超派克的橱窗,英雄金笔做成了火箭的模型腾飞,把美国派克笔远远抛在后面,意为赶超了英美。派克笔是美国人乔治·派克创建的派克公司生产的名牌笔,上世纪20年代一支派克笔就卖到了7美元,那可是使用钢笔的黄金时期,派克笔的地位极高,是“高大上”,二战时蒙哥马利将军手握派克51型笔潇洒地在德国投降协定书上签上大名,派克至今仍是世界名牌并是英国皇室用笔的独家供应商。对学生而言从用铅笔到钢笔那简直是一个飞跃,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与大人一样用钢笔了,可普通家庭的学生买不起金笔,只能买块把钱一支的铱金笔用。有的寒门学子一支铱金笔,一直用到高中毕业甚至大学毕业。那个年代的男人在上衣口袋插上钢笔是一种时尚,象征着知识分子的范儿。
簿本有描红簿、大字本、方格本、作文簿、算术本、图画本、练习簿、三线抄、笔记本、日记本、活页簿等;书包只有如今书包的一半大且全是单肩带的书包,因为只需装几本课本和作业本。文具柜还经销铅笔盒、铅笔刀、铅笔刨、橡皮、砚台、算盘、胶水、糨糊、大头针、回形针、订书机、钢板、蜡纸、地球仪、讲义夹、印泥……林林总总的文教用品不下一百个品种。也有大件的如黑板、油印机、打字机、绘图板等。
文体柜的商品由三部分构成,即文化用品、乐器、体育用品。文化用品供应的商品有国旗、团旗、少先队旗、彩旗、红领巾、少先队标志、照相机、胶卷、照相簿、照相纸、集邮簿、纪念簿、记账簿、凭证/单据、奖状、证书、证件、饭票、菜票等,大多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来购买。
乐器的经销品种不仅有口琴、笛子、箫、胡琴、扬琴、手风琴、小提琴、锣、鼓还有洋鼓、洋号以及琴弦、笛膜、松香等。经常有文艺团体、学校及个人来选购,店堂里传来一阵阵乐器的吹奏声,引得不少人围观。
体育用品的商品丰富多彩,各种棋类球类用品,各样运动用鞋,还有起跑架、发令枪、哨子、记分牌、号码布、哑铃、拉力器、护腕护膝等;大件的如山羊(跳马器械)、跳箱、运动垫子、康乐球盘、乒乓桌等店堂不好出样也放不下的商品,只要顾客购买亦可开单去仓库提货或送货上门。1961年中国乒乓球队在世锦赛上取得了好成绩,全国掀起了乒乓热,乒乓球和球拍营业额陡增。由于乒乓桌子少,同学们因陋就简拼起课桌或搁张门板打乒乓,甚至在水泥地上或墙上也能打起来,那时的孩子懂得节约,乒乓球打得有裂纹舍不得扔掉,贴上胶布继续打,直至弹不起来为止。我对玻璃柜里那块红色反胶贴的红双喜球拍垂涎已久,但因囊中羞涩只能一次次隔着玻璃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