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捐钱买文具买毛线
2014年11月18日,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明办启动“水墨丹青绘针爱——重庆市第二届红樱桃冬日针爱大型志愿行动”,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借助爱心拍卖、爱心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善款。
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知名书画家,捐赠了100幅字画,巡展后进行义卖。还有很多爱心企业捐钱,用于购卖毛线。也有3万爱心人士,报名当上了“编织义工”。
志愿者蔡学磊说,同事有一次到巴南区界石镇办事,无意中在武新小学发现,虽然天已经很冷了,但有的孩子还衣着单薄,甚至很破旧,而且很少有孩子戴围巾、手套。询问得知,很多孩子是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或者孩子父母在外地打工,这些家长平时照顾孩子的时间少,经济条件也不太好。
看到媒体报道“冬日针爱”活动后,蔡学磊以及其他志愿者极积参与进来,共捐出了3万余元。用于购买“爱心包”,共有103份,每份有8件物品:帽子、围巾、手套、书包、笔、尺子、文具盒、跳绳。
此外,志愿者们捐出的善款还购买了上百斤毛线,编织义工正给孩子编织更多的围巾、帽子、手套等保暖物。
巴南已收到上千套保暖物
武新小学的103名孩子从“爱心包”里,取出围巾、帽子,大家你帮帮我,我看看你,嘻嘻哈哈,让这个乡村小学变得十分热闹。
志愿者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也觉得非常高兴,一时兴起大声地问大家。“孩子们,开不开心?”“开心!”孩子们大声回答,高高挥舞着刚戴上新手套的小手。
“‘冬日针爱’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的编织义工抽出时间编织,已经收到了上千套保暖物”,巴南区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石升伟介绍,这些爱心织物将尽快送到乡村孩子们手中。
7日,巴南区界石镇公平小学,也收到了200多套爱心织物。公平小学副校长张岳平介绍,学校里有六成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有的孩子家长期在外地打工,一年也难得见一次。有的则是从外地来重庆打工,一家几个子女都在学校读书,根本照顾不过来,“孩子们收到这些礼物,冬天里也不会冷了。”
目前,全市的编织义工都在加紧编织保暖物,这些爱心织物将分批送给乡村学校、边远山区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