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的亚洲和欧洲地区的商业报告表现疲弱到中等,这可能将给欧洲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带来压力,迫使其出台更多的刺激性措施。与此同时,鉴于中国和欧元区经济的全球影响力,这些数据还意味着2015年的全球整体经济前景也面临威胁。

  但就目前而言,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俄罗斯所面临的问题。俄罗斯央行已经采取了激烈的行动来保卫卢布汇率。今年截至目前为止,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已经下跌了50%左右。

  最近以来油价大幅下跌,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自6月份以来已经下跌了近一半,这对最富裕国家的消费者来说相当于一种“祝福”,但对经济依赖于资源出口的国家来说则形同“诅咒”。

  俄罗斯经济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油气出口在其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高达三分之二左右。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也已经成为了最新的受害者,其货币印尼盾兑美元汇率已经创下16年新低。但与印度尼西亚不同的是,俄罗斯同时还因西方国家针对乌克兰危机而对其实施的制裁措施而严重受损。

  随着年底的日益临近,欧元区的商业表现略好于预期,但报告显示其增长仍很疲弱,企业仍在调低产品价格以鼓励贸易。据市场研究公司Markit公布的报告显示,其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从51.1点的16个月低点上升至51.7点,高于接受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平均预期的51.5点,但仍创下一年多以来的第二低水平。

  凯投宏观的首席欧洲经济学家乔纳森·罗尼斯(Jonathan Loynes)表示:“虽然采购经理人指数报告在最近几个季度中并非GDP的完美‘指南’,但仍旧表明欧元区经济在第四季度中很可能几乎不会扩张,甚至有可能陷入增长停滞状态。”

  不过,随着欧元汇率和原油价格的下跌,市场有关德国经济将会变好的希望有所增强,从而推动12月份德国分析师和投资者信心指数大幅上升。

  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增长疲弱,威廉姆森指出,采购经理人指数表明第四季度欧元区GDP的增长速度预计将为0.1%,低于路透社上周调查中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0.2%。他还指出,即便是这种十分疲弱的GDP增长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欧元区企业连续第33个月下调了其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在上个月,欧元区通胀率下降至0.3%的五年低点,进入了欧洲央行所谓的“危险区”,这加大了市场有关该行将推出更多政策宽松措施的预期。据公布的路透社调查显示,增长疲弱以及有关油价下跌的担忧情绪正在加深,这可能会导致欧元区陷入“通缩螺旋”,从而促使欧洲央行在明年初宣布购买主权债券。

  而在亚洲地区,汇丰银行/Markit报告显示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11月份的50.0点小幅降至49.5点。这份报告公布后,亚洲地区的市场情绪略微有所好转。该指数低于50点即表明经济活动有所收缩。汇丰银行的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曲宏斌表示:“制造业的增长减速表明2014年底经济表现疲弱。上升中的通缩压力基本上来说反映的是疲弱的需求,这将促使(中国人民银行)在未来几个月中进一步出台货币宽松措施。”

  有关反通胀以及反通胀是否将演变为通缩的担忧情绪已经蔓延至全球,而这种风险如此之大,以至于投资者正在押注于美联储可能会放缓在明年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哪怕美国经济的表现仍旧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与此同时,英国11月份的通胀率也下降至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相当于英国央行2%目标的一半,这意味着该行近期内不会面临加息压力。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