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很先进,但我们所做的未必很先进,倒是可以说学得有点尴尬,结果呢?开了店没生意,为了生意就要去组织一帮业务员采取离店的方式找生意。搞得内部管理也矛盾重重,不仅是分配问题,同时产生价格问题,服务方式问题……何以进入此种尴尬状态?是不是我们没学到根本?还是我们限于资金,只能去做一些尴尬的事情?
Office supermarket , as an advanced mode of operation originating from U.S.A , deserves our learning. However, those small office supermarkets copied from it run their business poorly. Terrible business results in bad internal management, then problems of assignment, price and service come about. How come to such an awkward state? Do we never learn the soul of this operation method? Or we can only do some embarrassing things because of fund shortage?
办公小超市的未来
The future of small office supermarket
作者:杨志飞
by MarkYang
引子
看到一个统计数据资料,感到非常有意义,于是放在这里让大家也浏览一下,这是一个关于国民收入与零售业态发展的相关性调查。
人均GNP与商业业态的关系
这个数据与我们自身的感觉是否很吻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说明了一种关系,说明了人均收入对采购行为和采购习惯的实际影响,也说明了各种商业业态能够存在并发展的理由。
还有一个资料说,1962年,日本综合超级市场与大型百货店的销售金额比例为2.3∶9.5,1970年为4.7∶8.1,1982年为9.8∶7.6,1991年为10.6∶8.6。
也就是说,商业业态并不是一种任何时候都合适的东西,它也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有自己严格的经济学定位的。零售各业态的兴衰变化和市场份额的动态变化也是一种客观规律。这种规律的认识,在特定的发展期,有助于确定地区商业发展和投资的重点。有违于上述规律,则会造成重大资源浪费。
说说超市
超级市场最早产生于1930年的美国纽约。1930年8月,美国人迈克尔·库仑(MichaelCullen)在美国纽约州开设了第一家超级市场——金库仑联合商店。当时,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时期,迈克尔·库仑根据他几十年食品经营经验精确设计了低价策略,并首创商品品种特别定价方法。它的超级市场平均毛利率只有9%,这和当时美国一般商店25~40%的毛利率相比是令人吃惊的。为了保证售价的低廉,必须做到进货价格的低廉,只有大量进货才能压低进价,迈克尔·库仑就以连锁的方式开设分号,建立起保证大量进货的销售系统。它首创了自助式销售方式,采取一次性集中结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超级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
超级市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 超级市场的商品均事先以机械化的包装方式,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的重量和规格包装好,并分别摆放在货架上,明码标价,顾客实行自我服务,可以随意挑选。
② 超级市场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设备。便于管理人员迅速了解销售情况,及时保存、整理和包装商品,自动标价、计价等,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销售数量。
③ 超级市场内的商品品种齐全,挑选方便 。人们可以在一个商场内购买到日常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商品,免除了许多麻烦。自动标价、计价、结算效率高,也节省了顾客的时间。而且由于商场的经营效益好,降低了成本,所以商品的价格相对也较低廉,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在我国,超级市场被引入始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1983年1月3日,中国第一家超级市场在北京市海淀区开业,那时购买者几乎都是外国人。2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去超市购物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是,直到上世纪末,美国食品市场营销协会(Food Marketing Institute)联合COCA-COLA,P&G、Kurt Salmon Associations对供应链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得到改进供应链管理的详细报告,提出了ECR的概念体系,被零售商和制造商采用,广泛应用于实践。这是比较严谨地对超市做了定义。
办公超市
全球公认,世界第一家办公用品超市的出现是史泰博(Staples)的创新。 1986年5月,Staples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开设了全球第一家办公用品超市,至今已是全球最大的办公用品专业零售商和办公用品大型商场连锁企业之一。作为一家年销售额高达 160亿美元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股票代码SPLS),Stples位居世界500强企业之列,全球雇员多达6万多名。目前 Staples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600家办公用品超市,主要分布在美国、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士、英国等。
欧迪办公(Office Depot)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年销售额150多亿美元,全球员工近52000人。作为世界500强企业,Office Depot在零售、合约销售、目录销售及电子商务等多种营销渠道中均处于领先地位。目前,Office Depot已在北美地区开设近1200多家零售店,并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350多家零售店;同时,Office Depot是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网上年销售额达47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三。
美国办公用品第三大巨头是办公商品零售商OfficeMax ,它在美国和墨西哥经营着约1000 多家商铺。
欧文(Office 1 Superstores International Inc.)成立于1989年,总部设在美国弗罗里达州棕榈滩,采取特许经营与合资的方式已在全球30个国家开设了500多家专业办公用品店,是目前国际办公用品行业最大的特许经营商与成长最快的品牌之一。
这四家办公用品超市公司尽管业务方式发展到今天各有不同,但是基础都是办公用品超市,四家合起来的数量要达到4300多家。如果按平均每家店铺的经营面积2000平方米(事实上远比这个数字要大很多)计算,那么这些办公超市的经营面积总和要接近9000000平方米,也就是9平方公里!按目前被宣传得最厉害的上海世博会展览区域来计算,也是2个上海世博会那么大。
这四家办公用品超市还都跟中国市场有多多少少的业务关系。因此,不仅全世界熟悉他们,中国人也熟悉他们。
根据资料,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基本都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发展起来的。因此,是日用品超市在办公领域的翻版。
但由此,办公用品超市作为最新的业态风靡全球办公用品行业。
超市的典型特征
根据调查和分析,大卖场的营业面积在7000~12,000平方米,12,000平方米是大卖场的上限,超过这个上限顾客会感到太累;综合性超级市场营业面积在2500平方米以上;食品超市的营业面积在 500~1000平方米;便利店的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极高。
至于国外的办公用品超市,其面积至少也在1000平方米以上。可是我们国内现有的办公用品超市,99%以上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多数在200~500平方米左右,这已经被自豪地称之为“大店”了。但是无论从百货业的现状还是国外办公超市的现状来看,我只能统一称国内的办公超市为“小超市”。
那为什么我要把这些商品偏向于办公群体的零售店称之为“办公小超市”而不是办公店或者是其他说法呢?关键在于其商品陈列方式和所使用的货架,很显然,如今的办公店所采用的货架绝大多数为超市货架。查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超市货架的英文名字是 The supermarket shelves,这是一个拥有专属名词的东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市这个行业异常火爆,它已经基本替代了小卖部,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场所。超市的发展也带动了超市货架的发展。现在中国各大超市包括便利店的货架是完全模仿国外制作的。
大型购物广场多使用永冠式货架、安辰式货架、大背板式货架、上海式货架、仓储超市货架、中心背板货架、大背网式货架、洗化货架、电器货架等;中小超市便利店多使用小中心背板货架、小背网货架、四柱式货架小挂板货架、角钢货架、多变货架置物架等。相比较于过去使用的柜台——铁制的、木质的、玻璃的等等多种多样来说,超市货架能自由的调节层板,也方便移动。超市货架系统的优点在于:1、超市货架每层的空间和载重比一般商业货架大;2、超市货架横梁上有便利更换商品标签的部件;3、超市货架整体的尺寸整齐、线条流畅、色彩醒目;4、超市货架有丰富的附件,适合陈列各类商品,如:衣服、鞋、瓷瓶、文具、工具等。使用超市货架的零售店,其特征由于超市货架的普遍使用而异常清晰。
事实上,超市货架最大的好处是,通过标准化的陈列,大量的陈列,特别是吊挂方式,不仅使商品一目了然,同时不容质疑,也使得批量采购得以可能。它缩短了采购时间,提高了采购效率,同时也使超市的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高。例如营业员的职能就被改变了,超市基本不需要导购员,超市需要的主要是理货员,两者之间的专业度和技术化要求是不能比拟的,所以用工成本也低。
另外,我们也还要看到,除了货架的改变,同时配套的是商品包装和陈列方式的巨变。
于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超市的核心在于:1,商品丰富到可以一站式购齐,因为超市经营面积足够地大,货架适合大量码货;2,科学的、流程式的商品布局,节约了采购时间;超市的商品陈列方式减少了体验所需要的时间,因此也减少了营业员导购的必要,经营成本因此降低;4,整个超市的商业形态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于是可以采购低价策略。
我们可以看下Staples办公超市的情况:
全球范围内,Staples拥有1600家办公用品超市,普遍位于郊区的商业中心地带或人流量巨大的市区,分布在美国、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和英伦三岛。典型的Staples超市营业面积普遍有20000平方英尺(6000平方米),可以每日提供7500多种(请注意是“种”,而不是SKU)超低价商品,包括办公整机、电脑、电脑外设、办公家具和通讯设备(电话机和寻呼服务),主要服务于小型企业、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和个人消费者。所有Staples超市的文印中心能够提供就近的复印、打印和装订服务,独具特色的美国Staples超市技术服务中心还能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向客户提供电脑升级、软件安装和IT咨询服务。所有美国 Staples超市还可根据客户要求配置电脑,提供更全面的商务服务如:代发薪水和网站服务等,在所有店面客户都可直接登陆到Staples.com网站,选购45000多种商品和众多商务服务。位于城市市区如曼哈顿和旧金山等地的Stapels超市还能提供24小时全面服务。Staples同时运营 Staples便利店,便利店只是超市的缩小版,但在服务和产品种类上和超市相差不多。
办公小超市的出路
一个200平方米或者500平方米的办公超市能陈列多少种类的办公用品?就 SKU可能在4000~7000左右。商品种类则就很少了。据了解,一个6000万年销售额的直销公司,历史上销售过的商品的SKU也只是在30000个左右,常销的也就是在600个左右。对于这样一个号称没有商店的百货公司来说只有这么些,一个文具店就更可怜了。
于是,我们就必须考虑,一站式的目标如何实现?尤其是针对办公团购群体需求的一站式满足问题!同时效率如何提高?这同时包括两个采购效率:自身的采购效率和用户的采购效率。最后我们才可能从技术上去计算成本的问题,才有可能使我们的采购成本较之普通的零售店大幅降低,不然我们就无法满足团购客户的多重需求。自然,这种业态本身也就会越来越站不住脚。
当然,说这一切的前提是,把办公群体作为主要的消费群体的办公店。很显然,500平方米是不能给予真正意义上的满足的,尽管你采取的超市货架的方式,尽管你可能比一般的零售店保有的商品多。但实际是不伦不类,进退两难。
所以在我看来,办公超市将不得不向千平方米经营面积的目标迈进,不然我很难说未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