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一时的嘟嘟文具只剩下一时无法拆走的招牌外,就什么都没有留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令一个文具王国消失得如此之快?

  “都都文具”,真的倒闭了吗?

  1个月之内土崩瓦解

  “都都文具”是从深圳走向全国的一家文具连锁店。曾经号称全国最大文具连锁店,资产过亿元。记者昨日来到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发南路华阳街的“都都文具”分店,招牌被拆、铁门被粉刷过已经很难让人辨认出哪个店铺是“都都文具”了。

  2008年12月19日,记者发现“都都文具”华强北店大门紧闭后怀疑“都都文具”倒闭,随即打电话联系这家店铺,接电话的是店主郑女士,当时她还表示“都都文具”一切正常。但不到一个月,当记者再拨通该电话询问是否是“都都文具”店时,接电话的女子马上表示打错了便挂了电话。

  大部分门店都已经易主记者昨日在罗湖区翠竹路旁,远远看见一家高挂“都都文具”红字招牌的文具店还在营业。但记者走近才发现,在“都都文具”招牌箱下面,还贴着“中大文具”4字店名。店老板告诉记者,这个店曾经是“都都文具”的连锁店,但去年9月份他盘下这个店之后就和“都都文具”没任何联系。

  为什么和“都都文具”没联系却不拆掉旧的招牌呢?老板跟记者说是因为拆掉招牌的工程太大,因为是小本生意所以一直没拆。但店里的一个“老顾客”却笑言:“他呀,原来是想借‘都都文具’的招牌带旺生意,却没想到‘都都文具’那么快倒闭,现在想拆都来不及了!”对于顾客的嘲讽,店老板也没有反驳,只是讪讪地笑了笑。

  位于福田区石厦北一街的都市文具店内仍在售卖一些“都都文具”商品。据知情者透露,此前这里一直是“都都文具”的直营店。该店店长表示,“都都文具”关店之前留下一点货物,他们是租用这里的铺面重新开文具店。现在跟“都都文具”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邱文钦目前已失踪

  据“都都文具”网页资料显示,“都都文具”是一家全国连锁经营的办公用品经销企业。1992年成立时,董事长邱文钦从7000元起步,用10年时间便打造了一个全国连锁的文具店,发展成为深圳知名企业,在深圳拥有47家连锁分店,在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设有加盟店。

  进入21世纪,“都都文具”已经宣称在深圳有近50家连锁店,其触角已经伸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资产过亿元。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都都文具”的法人代表已于2007年底由邱文钦变更为邱梅。据知情人士在深圳论坛中发帖指出,从“都都文具”更换法人代表开始,邱文钦就到处躲债,并且手机号码一换再换,到后来就联系不到人了,曾经辉煌一时的邱文钦却如露水般消失了。

  原因分析节约办公成本打击文具业

  曾经辉煌一时的“都都文具”,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记者昨日走访一些文具店经营者,业内人士都认为,金融海啸带来的震动,对文具行业造成了直接冲击,使“都都文具”没法再支持下去。

  在八卦岭开文具店的老板何中说:“我们现在生意很难做。原因也很简单,现在金融危机,经济不景气,所有公司都提倡节约办公成本。向公司批发文具是所有文具店的大头业务,人家都不买办公用品了,我们肯定吃亏啦。”何中认为,小文具店还能靠零售勉力支撑,但“都都文具”摊子铺得太大,东西卖得贵,所以一受冲击就撑不住了。

  一位文具批发市场的陈姓老板透露,文具批发主要靠走量赚钱,利润极其微薄。之前不少港人来深圳购买文具,现在经济不景气,过来购置办公用品的也少了。“总体来看,现在每件商品平均利润大约减少四分之一,总体销售量减少近一半。再这样下去,我也快破产了!”陈老板无奈地对记者说。

  批发市场涌现刺激行业竞争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涌现许多文具批发市场,加剧了文具业的竞争,“都都文具”是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文具市场最大的客户群“政府机关和企业”大多都从文具批发市场购置办公用品,导致“都都文具”的顾客大量流失。另外文具行业门槛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利润极其微薄。迅速扩张的成本和极速下滑的利润不能成正比,危机遂现。

  对于“都都文具”的破产,福田区福民文具玩具批发市场某文具批发配送中心的陈老板觉得很正常,他表示,现在文具行业本来利润就低,“都都文具”还一直强调门店装修,不破产才怪了,很早就听说“都都文具”拖欠货款了。

  公司资金链条可能出现断裂

  据了解,早在2007年11月就有不少供货商因为“都都文具”拖欠货款问题找上门去闹,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代理商说,“都都文具”那时危机已经显露,资金周转不灵。

  他分析,当时“都都文具”基本就靠拖欠供货商的货款维持,而另一方面“都都文具”自身也被客户拖欠债务,公司资金链条断裂,难以为继。获悉内情的供货商们纷纷撒手,索要货款并终止和“都都文具”的合作。

  生意差,已经是文具行业今年的共识。记者昨日来到深圳笋岗文具批发市场,市场里显得非常冷清,很多经销商都聚在一起打牌或是聊天。市场内多位经销商介绍,往年年末生意特别好,除了前来批发文具、办公用品的企业和机关,还有很多市民前来购买台历之类的过年必需品。“但今年的生意不如去年,去年的生意又比前年差得远了!”据深圳市统计局2008年11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1~11月,文化办公用品国内贸易总量为95.99亿元,同比减少10.8%。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