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的厂房、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银洲湖纸业基地内的造纸企业车间内,高速运转的机器奏起江门传统产业——造纸业转型升级的“进行曲”。
走进银洲湖纸业基地,看不见密密麻麻的工厂和忙碌的工人,也看不到污水横流、异味扑鼻的场景,你能看到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园林式环境。
从新会区到蓬江区、江海区、台山市和鹤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现代服务业扩张工程、自主创新工程、节能减排工程等,正在推动江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也昭示着江门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曾以传统产业著称的江门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下称《纲要》)赋予江门科学发展的新机遇,围绕“科学发展、先行先试”这个《纲要》的核心,瞄准世界产业革命的新趋势,提出“低碳经济、绿色江门”的发展新思路,以此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现在,“江门制造”正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脱胎换骨,实现突围与重生。
亮点一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打开发展新空间
作为珠三角的老工业城市,近年来,江门市积极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机电、纺织服装、食品、造纸及纸制品、电子信息、建材六大支柱产业,1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全市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这些产业集群,有不少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相当影响力。
不断壮大的产业集群,构成了江门市工业经济的主干,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江门市正在利用原有产业基础,着力升级培育新的产业集群,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去年,江门大力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安排专项资金9380万元,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改项目的扶持,择优挑选100家有品牌、有市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并出台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重点扶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企业做大做强,50家传统企业实现向科技型企业转型。
我市还积极引导企业用好增值税转型和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自主创新优惠政策,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去年,全市更新改造投资累计完成94.11亿元,增长35.1%,高于上年23.94个百分点。恩平市纺织工业基地和沙湖新型建材工业城列入省十二大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涌现出真明丽电子、李锦记食品、信达化纤、佳铁精密机械、彩艳芳纶等一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典型。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快推进,我市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新进展,去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
#p#副标题#e#亮点二
“巨人”项目进驻
提升产业竞争力
江门抓住被定位为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的契机,成功促使广东省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基地等一批大型装备制造项目在侨乡大地落户,这标志着我市着力打造以交通运输设备和清洁能源装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获实质性进展。这些大项目纷纷落户江门,一方面凸现了江门优越的投资和营商环境,一方面也让“江门制造”的竞争力更强。
今年2月9日,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标志性工程——广东省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落户台山广海湾。该园区前期投入达20亿元,最终将带动直接投资逾400亿元。“中广核集团将与江门市政府共同推进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规划建设这一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清洁能源基地及核电装备产业园,这是我们双方共同播下的希望种子。”中广核集团副总经理郑东山表示。此后,我市分别在瑞士、法国等欧洲国家举行了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招商推介活动,来自法国、德国和瑞士等地的8家企业表现出强烈投资意向,并发动了法中电力协会的30多家协会成员参加今年6月在台山召开的项目招商会。
作为我市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业的标志性工程,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基地也与今年3月正式落户江门,该项目总投资40多亿元,有望吸引投资超过1000亿元。“我们要把江门基地打造成南车集团城际动车组最大的生产基地、南车集团的出口基地和全球城际动车组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赵小刚表示。据悉,该项目将于今年6月开工,明年6月第一台动车将下线。
对于江门而言,这批“巨人”级项目的登陆,既为江门今后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为江门抢占了一系列足以影响全市几年、十几年的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制高点。
#p#副标题#e#亮点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
使“江门战车”有了加速器
《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江门的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和循环经济等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雏形,并计划将之打造成新一轮大发展的“江门战车”上的“四大加速器”。
在新能源方面,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今后5年内全市在建核电、气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合计440万千瓦,特别是国内电力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首期投资逾500亿元、采用欧洲先进压水堆(EPR)三代核电技术建设的重大清洁能源项目——台山核电项目正式开工,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电煤消耗约1050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270万吨,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相当于种植34平方公里的森林。
在新光源方面,我市在市高新区规划建设4平方公里的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基地核心园区,出台了《江门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LED产业发展暂行优惠办法》。短短5个月后,已确定和有意向在我市投资的项目达18个,投资总额约170亿元,投资强度达680万元每亩以上。真明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治佳介绍,作为全球唯一一家实现LED产业链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的企业,真明丽集团目前正在加大对江门市LED产业的投资力度,公司会在《规划纲要》指导下,积极配合江门市政府将江门打造成世界的“LED灯谷”。
在新材料方面,开平信达化纤年产5000吨的高强聚乙烯纤维一期项目试产,其生产的高强特种纤维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高强聚乙烯纤维生产企业。新会彩艳芳纶项目列入中央第一批扩大内需投资项目,投产后将达到年产100吨高强、高模、高性能芳纶纤维的生产能力,将打破发达国家对我国尖端芳纶纤维的垄断局面。
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新会银洲湖纸业基地加快建设,基地由新会双水发电厂热电联供机组和国内外知名纸业品牌企业维达集团、华泰纸业、亚太纸业、中顺集团等组成。基地总投资达981亿元,全部建成后,总规模年产1040万吨纸和纸板,总产值约3000亿元,是目前国内造纸行业采用集中供热、供电、供冷、供水和废水治理循环利用、固废再利用、港口物流统一模式的唯一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最终,纸业基地重点产品单位能耗为0.5-0.6吨标煤,是国内先进水平(0.9-1.2吨标煤)的50%。基地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得到大幅下降,以生活用纸为例,纸业基地集中模式的吨纸成本为856元,比分散造纸模式(1329元/吨)低了35.6%。纸业基地规划产能全部达产后,与常规分散的造纸模式相比,年节能量将达到600多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6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硫约5.1万吨/年,减排氮氧化物4.44万吨/年。
#p#副标题#e#亮点四
现代服务业
“三箭齐发”助推经济上行
现代服务业具有占用和消耗资源较少、就业率高、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之一。去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发展现代服务业力度,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8.4:58.1:33.5演变为7.8:57.4:34.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增幅,为近14年首次,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36.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形成金融服务业、物流业、旅游业“三箭齐发”的新局面。
去年,我市金融服务业发展取得较大突破,实现增加值39.34亿元,增长26.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加42.9%,创历史新高,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1.9%)11个百分点;存贷比增至44.7%,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恩平汇丰村镇银行、民生银行江门支行、中信银行江门分行以及3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兴业银行江门分行正在筹建,光大、招商、东亚等银行也有意向进驻我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增长15.6%。围绕打响全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品牌,我市加大推广力度,旅游业发展取得可喜进步,共实现总收入104.02亿元,增长14.84%,旅游外汇收入4.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