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接近尾声,很快就将迎来新的学期。连日来,在榕城不少文具店、书店、数码店均可看到学生和家长选购学习用品的身影,新学期一到,新一轮的学生“装备大采购”又开始了,当孩子们心满意足和商家们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家长们眉头紧锁:是否应该正视“开学经济”催生的浪费现象,引导孩子正确消费呢?

   这些装备可以有

  “练习簿还需要再添加两捆,圆珠笔数量至少要再加100支。乒乓球、羽毛球也没有多少存货了,开学前一定要补充到位。”记者在第一实验小学附近的一家文具超市里看到,配货员小刘正在忙着给各种商品统计配货信息。“开学这段时间像笔记本、圆珠笔这类文具需求大,得多备些货源。”

  在杨桥路一家眼镜店,店长向记者透露,开学临近,这段时间对不少眼镜商家来说是一个高峰期。“其中大部分是借开学之机帮孩子更换新眼镜的。”中学教师出身的家长吴先生表示,新学期开学,家长为孩子缴纳学杂费、购买必需的学习用品很正常。“这些东西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本身就是必需品,你看像孩子的眼镜老化了,对眼睛不好,换眼镜这个钱不能省。”

   这些装备得看着买

  除了眼镜、文具等常规的学生商品,数码电子产品也是火爆市场的主角,几乎每个店家都在“主打”专门针对学生、教师等消费人群的促销活动。

  笔者又走访了大利嘉电脑城,现场卖学习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店面生意红火,顾客多半是学生及陪同的家长。

  一家手机销售门店店长吴女士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来买手机的新生群体很多,以高中生和准大学生为主,价格从1000元到3000元不等。对于学生进店消费,她表示,开学这段时间生意好自然是好事,但作为一个家长她同时也表示,家长在给学生购买类似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时,要量力而行,更多从实用的角度去考虑。

   对孩子过分要求敢于说“不”

  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一些家长表示,在日益升温的“开学经济”中,攀比之风甚盛。“同学都有,我没有丢人”的心态,让家长很头痛。家庭教育专家林高龙认为,关爱孩子,更应该有的放矢,对孩子学习用品的选购出手阔绰,固然是出于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但一定要有个度,家长应该给开学经济“降降温”,为孩子灌输“文具是学习的辅助用品,不是炫耀工具”的理念,不然会造成孩子的攀比心理。

  “学生购买数码产品也要根据学习需要及各自家庭的经济承受情况而定,切勿盲目攀比,实用就好。”他告诫家长,给孩子买最好的,用最好的,看起来好像是对孩子的一种爱护。但是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攀比,而家长又不断地助长这种攀比,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不利的。“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一种踏实的精神,当孩子能够凭借这种精神和能力,在社会当中非常好地立足和发展,这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护”。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