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印刷概念的发展对印刷相关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对传统的印刷产业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升级;另一方面是设置门槛,提高行业准入标准,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对印刷生产的上游环节,器材生产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印刷器材领域也同样存在,能否借助绿色印刷的洗牌为企业的发展寻求良好的机遇。

  无论是油墨还是纸张都存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据了解,2011年,油墨生产总量持续增长,但生产企业却不见“口袋饱满”。利润不好的原因自然与国际金融环境不景气密切相关,众所周知的原因有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等。而作为印刷用原材料的油墨、纸张也随之起伏波动,例如:油墨会因石油价格的波动而波动。大宗商品和有色金属价格的波动会带动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这些无法分析其规律。但其中也有产业的共性原因——产能过剩。

  就个体而言,这种竞争的结果也许是可以暂时生存下来,躲过一时的危机,但利润越来越薄,只能让企业疲于维持简单的重复性生产,根本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更别说研发新的技术了。于整个产业而言,这是病态的、不健康的,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技术以及政府的有力政策的引导可以成为淘汰过剩耗材制造产能的有力手段。

  随着国内企业对CTP设备和CTP版材生产能力的从无到有,质量从低到高,生产企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产量也在迅速上升,数字化技术带领着版材市场从低端、拼价格的“红海”竞争进入到数字化、高质量、高稳定性的“蓝海”竞争中,有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不积极转型进行改变的企业也将随着旧的生产方式必将遭到淘汰。

  无论如何,供大于求的局面最终只能交给市场进行调整。随着我国印刷业由大国向着强国迈进的同时,优势企业的管理能力、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借助政府有力政策的积极引导,还有市场的充分竞争,令优者更优。之后,无论是耗材生产方,还是作为使用方的印刷企业以及消费者,对市场的认识都更加成熟。当优质、绿色的印品成为大家的共识后,低端、低质的过剩产能必定自然消失。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