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质量监督 加大三个力度

  支树平认为,目前我国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质检部门保安全的任务仍很艰巨,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彻底改变安全事件多发的现状,让老百姓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真实感到质量安全少忧无忧,是质检部门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全国质检系统必须牢固树立“保安全就是保民生”的理念,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须臾不放松保安全工作,切实加大保安全的力度。

  支树平要求,今年首先要加大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力度。全系统都要把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自觉地运用到监管工作之中,加强质量风险发生、传播、控制规律的研究,认真梳理质量安全风险源,抓好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四个环节”,扩大产品伤害监测试点工作,组织开展风险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推进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协作网建设,实现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各领域之间风险信息共通、共享、共用,增强风险处置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要加大质量安全问题整治力度。全系统要认真总结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经验,狠抓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整治工作。新的一年要对乳制品、酒类、肉制品、食品添加剂、有机产品等开展全国性综合治理,力争特种设备万台事故死亡率再下降9%;要借鉴乳制品生产许可重新审查的经验,再选择1至2个高风险食品,提高准入标准,严格准入条件,坚决淘汰一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对质量问题较多的产品生产集聚区,组织开展区域集中整治,坚持“打、治、建”相结合,规范区域产业健康发展。

  最后还要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和宣传教育力度。全系统要着力探索监管规律,掌握科学监管方法,不断提高质量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构建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要突出监管重点,对涉及安全的158个重点产品实施严格的国家监督抽查,对61类重点工业产品实施严格的生产许可审查和证后监督;要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的成功经验,力争用2到3年时间将所有重点企业全部纳入分类监管范围,推进企业质量安全信用建设。今年还要在全系统组织开展“质检利剑行动”,探索建立质检领域“双打”长效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监督和打假工作,形成打假治劣的整体合力。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