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进入本世纪,中国文化用品产业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投资的日益扩大以及现代化办公用具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潜力巨大的文化用品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快速的发展态势。中国文具行业以每年双位数的速度持续增长,至2003年已达到约1500亿元的产销规模,并仍保持着每年15%的高速增长速度。而身处经济发展前沿阵地的广州,现已成为每年产销值超100亿元、出口额逾10亿美元、从业人员达数万人之众的中国最大的文具市场产销地之一。 文具行业作为一个有着广阔市场空间的朝阳产业,催生了中国大量的文化用品制造企业,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从事文化用品制造业的企业达到近六千家之多。在廿多年时间里,已涌现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知名文具企业和品牌,如“中国文具十大品牌”中的“益而高”、“乐美”、“齐心”、“金万年”、“树德”等等均是中国文具行业的优秀民族品牌。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文具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但可惜的是,很多生产企业仍然在充当着OEM这种委托代加工或贴牌生产服务的角色,在产品的开发设计上创新能力差,在生产规模、产品的科技含量等方面又与国际著名品牌水平相差甚远,造成企业的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极低,对社会资源利用差,将创造品牌的时机拱手转让。 而国内文具生产企业为了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在产品外观上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加上对自主知识产权问题的忽略,以至于当国外很多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因为知识产权保护而频频将中国企业告上法庭时,很多中国企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在这种巨轮与舢舨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国内市场相对杂乱无序的市场业态亟待整合规范,与国外先进同行经济技术交流不足等问题都将延缓文具行业的持续发展。2006中国首届文具设计大赛的举办,就是看到了文具办公行业必须与国际惯例和市场规范相结合,希望通过每年的举办,让生产企业重视知识产权,认识生产、贩卖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的严重性,从而促进中国文具办公行业的健康发展。

#p#副标题#e#

  创意产业的现实意义:

  近十年来,创意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社会产业研究和经济政策研究的重点课题。在2006年,即“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政府为贯彻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文化创意产业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予以扶植,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打破行业垄断,鼓励资源重组,强化资金扶持,重视知识产权。 创意产业作为传统经济结构转向知识型经济而兴起的朝阳产业,它创造文化价值,拉动经济高速增长,是创造就业和财富的最佳工具。在全球经济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后,设计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美国,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产出高达2500美元;又如日本,日立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圆的销售收入中设计占51%,技术与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 响应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我们希望通过这次2006中国首届文具设计大赛,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促进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p#副标题#e#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工业设计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信息的高效流通使得技术和产品性能很容易趋向同质化,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好的设计对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在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产品形象、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绝对的价值,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工业设计作为新世纪极富发展潜力的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在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生活、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

  但遗憾的是,中国的工业设计从七十年代引入至今,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相较于有百年历史的国外工业设计,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的许多企业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没有品牌建设意义的“中国制造”饱受依附在加工或半加工产业链条上的制约。

  设计水平的发展是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为了让中国文具企业重视设计,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产品,加速文具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变的进程。为此,我们主办了这次大赛,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这次大赛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具产品品牌的综合竞争能力,追求中国专利的尊严,设计开发属于中国企业自己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通过商业与设计的有效融合,跳出恶性价格战的泥潭。通过赋予产品个性化的外观设计,达到赢取广大消费者青睐,扩大市场分额,最终建立品牌的良性循环目的。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