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震宁对于当下店租对于文化产业的冲击深有感触。

  “这家有着16年历史的人文学术书店,一度有过在北京黄金地段王府井开分店的辉煌,一直深受读者特别是大学生读者的喜爱,眼下却店门紧闭,一片萧瑟,令人痛心。”

  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身为出版人,总要为出版界的事吆喝。这次我就为实体书店吆喝。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国书刊出版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可是,作为书刊销售重要渠道的实体书店目前却面临经营困境,不断传来一些名店倒闭关张或大幅裁减门市的消息。

  今年6月,在网上看到名闻遐迩的北京风入松书店也要关张的消息,我专程去造访。这家有着16年历史的人文学术书店,一度有过在北京黄金地段王府井开分店的辉煌,一直深受读者特别是大学生读者的喜爱,眼下却店门紧闭,一片萧瑟,令人痛心。打电话向朋友了解方得知实情,书店由于销售量不断下滑,已经难以承受每月5万元的租金,只好决意大幅度缩小经营格局,忍痛另寻新址。

  月租5万元,压倒一片店。实体书店到底怎么办?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上午,我去看更加名闻遐迩的三联韬奋书店。这家实体书店隶属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坐落在北京美术馆东街,业已成为京城一处地标性文化品牌,却也一度陷入经营困境。据说近年来努力探索解困之道,已初见成效。

  进得店堂,看到不少顾客在安静地看书选书,一时感到浓浓的读书氛围。我找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请他介绍韬奋书店解困之道。樊希安深有感触地说,韬奋书店自2010年4月起,推进改革,强化管理,调整布局,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机制,健全以销售业绩为中心的经营机制。开展网络售书,出租二楼开办雕刻时光咖啡厅,安排文具、创意产品等进入店堂,大幅度增加了多元经营收入。书店改革当年大幅减亏,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

  不过,樊希安最后还是坦言,如果三联书店全额收取房租,韬奋书店目前依然没法生存。如今地租级差愈发明显,如果只说市场经济效益,再加上网购图书折扣的冲击,势必会出现“无门店的开不成书店,有门店的舍不得开书店”的局面。

  樊希安的意见很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根据我对中央文化改革发展精神的理解和对出版业的调研,初步形成了一些建议:

  第一,实行减免税政策。实体书店人工成本高,税负过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零售书店出台减免税优惠政策。

  第二,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实体书店虽然是企业,但也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建议各级政府选择一些有知名度,特别是符合城市文化需求的特色书店,提供适当的财政援助。

  第三,组织社会扶持。在城市规划和社区开发建设中,政府有关部门要规定预留书刊经营场所,并以优惠价格租让给经营者。

  第四,建设出版市场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加强书刊交易规则的制订工作,坚决制止不正当的图书售价竞争,尽快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市场体系。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