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旅游中的小插曲,却教导我们什么是生意?什么是标准?什么是成本控制?

  A short episode in journey, yet which can teach us about what the business is? What are standards? And what is cost control?

  马油肥皂的故事

  Story of horse oil soap

  作者:杨志飞

  by Mark Yang

  某年夏,携20多位同行东赴日本参观ISOT,后组织北游北海道。时值贺岁电影《非诚勿扰》盛映,葛尤与舒淇的暧昧之行令北海道旅游在国人之中爆热,我们一行也兴趣盎然。函馆歇息一日狂食特产长脚蟹佐以本地甘美米酒后,我们下榻北海道首府札幌市郊外某温泉酒店。

  晚餐品尝了北海道和牛牛排后,一同行来报信说酒店商店里有马油肥皂出售,并把马油肥皂的好处渲染了一番,于是众人起身抢购肥皂。风卷残云,各种规格、价格的马油肥皂瞬间从货架上消失。之后,马油肥皂成了我们去日本必定会采购的馈赠礼物并广受欢迎。

  某日,太太到东京的药妆店买马油肥皂,被告之只有1块了。问:仓库还有么?答:没有。再问:明日还有么?答:6块。问:不能更多么?答:不能。又问:再次日还会有多少?答:6块。太太悻悻离开,只能去寻找下一家药妆店碰运气。反正最终是几家药妆店转下来货架上的马油肥皂都收罗完了,还是不够数。太太当年没完成朋友们交给的采购任务。

  太太是带着不解,并且是不满的神情跟我谈起此事的,她无法理解为什么商品如此丰富,诺大一个东京就没有一家药妆店能满足她一次性购买几十块马油肥皂的心愿。在她看来这在中国是决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太太购买马油肥皂的事情让我深思。

  确实,类似的事情在中国极少发生。多数情况下,在中国无论何处,无论是营业员还是老板都是想尽一切办法把货搞回来!更何况这是现金生意,消费者还给了店主整整24小时的时间做准备?但是,日本的药妆店就这样古板,货架上就是只有6块马油肥皂!

  但是,日本的药妆店冒着“得罪”消费者的风险这样做,一定有它的道理——日本的商业服务意识和水平如此之高,不可能不知道此举的后果。那究竟是为什么呢?

  假设,药妆店的营业员答应了我太太的要求,那么她将面临2种情况:首先她必须向她的主管申请次日数倍于系统设定的马油肥皂均值进货量;于是不可避免的,主管必须把该定单作为特殊定单进行处理,也就是说要绕过正常补货系统流程,用特殊流程来解决该问题。

  结果是,物流系统也必须相应采取特殊流程处理该定单,商店的货架系统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如果该交易顺利完成,那么本次交易的风险为零。但是这种绕过标准流程的事件可以被普遍化么?你可以是否意味着别的店也可以?是否将来可以允许各种非常态交易大量存在而让标准流程靠边站呢???

  第2种情况则可能立马让她遭遇风险。因为我太太是一个国际游客,她的时间表多变,采购意愿也可能变化:如果她放弃马油肥皂了,或者该预算被使用在其他项目上,或者她继续逛了几家药妆店完成了采购目标,或者时间问题导致她次日无法顺利采购,或者......那么经过特殊定单特殊流程要来的30块马油肥皂就有可能停留在货架上很长时间,于是货位问题,资金周转问题,库存周转问题就一并爆发出来!

  也许还有更多的问题我们没有想到,但就凭这一些即可看到,绕过标准流程做事的风险究竟有多大?

  所以,药妆店不这样做的理由很明显——改变流程可能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的成本远比意外多挣的20块马油肥皂的利润高得多得多!

  由此可以看到,日本的药妆店对自己做什么生意?做谁的生意?怎么做生意?什么样的生意能做?什么样的生意不能做?一切都清清楚楚。什么叫定位?这就是定位!因此这就是标准!

  反观我们自己。也许情况正好相反!马油肥皂的故事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