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历经首次漫长“寒冬”的文具行业,终于在第三季度上旬迎来了盛放的时节。
 
广东,全国经济强省、历年GDP经济总量排名第一。广州,作为“千年商都”,位居省会城市人口排名前列、号称超大城市、在校大学生总量居全国第一,以最具历史积淀的商贸底蕴、四通八达的庞大枢纽、毗邻港澳经济特区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从粤商开始,不断汇集中国优秀商贸产品在这里走向世界,也在此成就了全国内地货物进口、出口、内销商品聚集的销售地位。自1957年创办至今的广交会,至今开展期间仍是万商云集。
 
文具行业的形成时间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从百货业中分化出来的。虽然在中国的企业家眼里似乎不大起眼,但文具行业却已成了中国轻工产业中发展十分迅速、非常完善的一个行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文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近年来年产值就达到1500亿元,文具产品销售额更是数倍于此,因区域市场需求及采购习惯的不同,导致渠道批发者们经营分类清晰。
 
以进口文具来说,从80年代至今,进口文具产品仍以广东为主要散货地;国产文具则以广州谊园批发市场和义乌小商品城为主。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具精品玩具的批发市场,广州“谊园”自1959年就在广州市海珠广场(原广交会对面的展馆)举办国内、国外商品展览交流会,“谊园”两字由时任国家总理周恩来同志提名。
 
 
1959年起,“谊园”在海珠广场经营展馆时,陆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商户自发地聚集在“一德路”附近,逐渐形成了国内早期仅有的个体小商户沿路“占道经营”的状况。直到1987年,广州市科委将在一德路无序多年且占路经营的个体户引入室内集中管理运营,正式启用“谊园”作为公司品牌名称。从展览到实业,从而诞生了后来1995年被评为“中华之最的中国第一家经营文具玩具精品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称号。因此早期在“谊园”周边形成的经营盛况也促其成为国内外文具玩具产品的销售重地,文具、玩具在此逐渐形成气候。借助“广交会”的场地优势及万商云集的能力,进口产品借广州毗邻港澳的便利性,迅速在改革开放初期火遍全中国,成为市场翘首不可及的热销产品;另外,作为国内高品质的产品及各类产品聚集地的广州,成为赢得世界各地采购客商及全国各地经销商的必来之地。
 
疫情对全国众多行业造成了冲击,文具行业也因疫情体验了一把过山车式的销售直线下滑期,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具行业都遭受重创,生产企业及经销商无一幸免,因疫情原因生产企业止步开发新品、生产开工率低,导致工厂库存受限,加之封城、停课、疫情防控等诸多因素,文具企业均面临着生存问题。由于中国文具批发市场的关门断供,全世界文具行业均受到影响,受影响时长至少持续三个月;因全球疫情影响,未来3年,预计生产企业生产滞慢,谨慎经营,老牌企业不会大规模扩张产能,国内、国外文具批发企业面临市场热销产品供不应求,一般产品滞销,价格波动成为常态。
 
经作者了解,在疫情期间除“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生存必需品成为刚需外,文化类用品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次刚需产品,如文房四宝类产品较往年同期销量翻倍。不同于主要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义乌市场,华南地区的广州批发市场一直以内贸和外贸相结合,正是因这种“多品类、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运营模式,为全国尤其是以“谊园”为首的广州地区批发市场提供了疫情后快速复苏的条件。据了解,广州地区文具批发市场较其它同类市场恢复效果更为明显,早在3月上旬已逐步复苏,并在3月3日开市期间部分品类就进入了抢货期;开业后近一个月,多家商铺均无暇顾及零售客户,有的甚至在门口贴上“暂不接待零售客户”的标语,引发同行热议。疫情之下,“谊园”市场不仅没有受到过大的影响,且在最初恢复营业之时就出现了业务量激增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之一是当时全国各地多个批发市场均未开市;原因之二则要归功于市场的商家,近十几年来一直累积增加经营品类,明确划分出办公及学生文具、文房四宝、美术用品、DIY手工制品、中高端产品订制等产品类别,渠道分明,采购客户相互依存度高;原因之三是谊园占据市中心“黄沙”地理优势,在老城区高端商业区内,交通便利,两条地铁及20条公交线路的交汇处,周边私房林立,是低门槛网店小商户们的打包天堂,超过500家网店汇聚周边,日常快递量超过30000票。为各大供需链提供了良好、易生存的经营环境,批发市场也成为了电商客户的大仓储基地。经了解,近年广州谊园批发市场美术颜料和文房四宝的销售均稳居全国首位。这是市场经过数十年的沉淀与发展,与商家风雨同舟,才铸就了坚实基础。
 
疫情肆虐之下,实体零售遭受巨大冲击,线下商业停摆,行业一片哀嚎。寒冬之中,各大国际时尚巨头亦经营惨淡,甚至轰然倒下。但同时也不乏夹缝生存的品牌与企业,借机涅槃重生,同时也催生了大批商家开展新业态、新模式,广州批发市场中存在着大批潜力商家,他们陆续加大新品研发力度,稳固自身实力,造就疫情经济逆势而上的新动能。
 
截止9月30日,作者调研多位谊园及广州附近同类市场商家,均表示疫情后进口品牌销售最好,终端文具店的逐渐提升单价,采购商都追求高利润高品质有特色的产品,多个进口品牌于7月下旬已完成全年销售任务;国产品牌以美术颜料、毛笔和墨汁销量最好,多家代理商至今仍需加班加点赶工出货,其中不乏出口货单。
 
疫情无情,却也催生了一批商家跟进新业态、新模式、陆续加大新产品,造就了疫情经济逆势而上的新动能。如渠道店主开设直播带货、有的甚至同时十几个网站平台、视频号等集中直播。且服务客户帮助客户搭建新产品,尝试新类别,开发新模式,商家与商家间的合作也更加密切,真正做到了合作共赢。
 
疫情无情,“剩者为王”,这次的疫情为行业加速洗牌,部分不求改变的批发商进入淘汰通道。作者走访市内多个批发市场,空置率由6月下旬逐渐开始递增,有的市场空置率超过50%,各大市场均达到历史最高空置水平。在“谊园”市场内,确实也出现了无法承受租金压力最终选择退租的商户,但却不乏多个有实力的商家选择在这一时机扩大经营规模,为店铺进行内部改造,为客户的体验式销售筑巢展示,此举势必闯占销售新高地。
 
近年全国多个批发市场开始了升级改造以迎接新机遇,2020年“谊园”市场亦迎来了升级改造工程实施,针对批发市场的痛点,从自身出发,顺应共享经济时代,融合艺术设计、休闲创意及传统文化等相关产业形态,通过空间提质、引资引智等手段,催化业态,打造智慧商场,形成活力焕发的示范效应。“谊园”将吸纳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进驻,为企业提供从生产、渠道到终端市场的品牌推广和落地项目,提供更多商业合作、展示交流及文化传承的平台,与品牌一起合力,催生助力疫情后更多新兴业态跨界融合,未来形势一片向好。同时,“谊园”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适应市场需求新变化,改善产品供给结构;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环境布局、消费者需求等因素,建设打造一个具有羊城特色的新型零批结合的主题商场。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