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收购日本筱原公司的产品技术、高端装备等相关资产,向高端大幅面印刷机领域进军。随后,大族冠华总经理发表了“筱原破产启示录”,深刻地揭示了筱原公司破产的原因。
筱原破产启示录1:
这是一座一万平方米现代化的工厂,凝结着从1919年开始创业的筱原公司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在难忘的2011年春天,接近百年历史的基业轰然崩溃,令人惋惜和感叹。在非常整洁的大厅里,我看到了第一代社长筱原干三郎的铜像,这个慈祥的老人满脸悲愤,我好像看到他眼睛里流出痛苦的泪水。
筱原破产启示录2:
接近百年历史创业,筱原创造优秀品牌。筱原最早叫富士,富士印机至今被印刷界奉为高品质而津津乐道。后来在和富士胶卷商标诉讼中,输掉了富士而改为筱原。筱原印机曾被称为日本的海德堡,品质一流。当年日本神户大地震,筱原印刷机名扬四海,所有印刷机被震瘫痪,唯筱原机稳定运转。
筱原破产启示录3:
筱原是家族企业,源于家族根深蒂固谨慎经营理念,本不该走向今天的绝路。我在思考为什么筱原会倒闭?在收购资产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点点滴滴当中,偶然孕育着必然,这是个典型的人为悲剧。正是筱原现在当家人的固执,死脑筋,自我为是,脱离客户实际,错误决策而毁灭自我。
筱原破产启示录4:
悲壮的是筱原倒闭前一天,工厂生产装配一切照常,订单很多,但第二天所有人员遣散,工厂被清算。这家企业本来只是资金链断裂,可以再生,却被一家不守信誉的企业所欺骗,没有回旋磋商再生的时间,只好被法院强行推向断头台。感慨筱原生不逢时命运的背后,是留给印机企业深深的思考。
筱原破产启示录5:
08年之前,筱原顺风顺水,订单急剧增加,企业产能跟不上,于是把老厂区变卖,开始新工厂建设巨大投资。工厂建在风水绝凶地,灾难也开始了。那场席卷全球经济危机,让订单大幅缩水,工厂扩建实际并没提高产能。日元急剧升值,造成企业产品出口成本增加,企业已经失掉价格上竞争优势。
筱原破产启示录6:
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是当下企业应对危机之策,可筱原反其道而行之。工厂搞小而全,美其名曰高品质,确造成成本增高,与客户需求背道而驰。建设只为自家配套的菊川铸造厂,浪费资源。连墨控系统等诸多配套装备都要自己干。不懂得变通,不懂得借势借力不是典型的死脑筋吗!
筱原破产启示录7:
现代企业领导者一次重大决策失误,会使企业大伤元气,但如果接连二三做出重大错误决策,企业不倒才怪了。筱原就是这样典型反面例子。对形势判断失误,盲目扩大投资是重大失误,两次新产品开发彻底失败损失巨大,更要了百年筱原企业老命。纵然你有百年积累老底,也扛不住这样败家呀!
筱原破产启示录8:
大智者善低头,不被成见蒙蔽双眼。所谓低头靠勇气,抬头靠实力。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其实筱原完全可以再生的,但是固执和成见让他们做出错误选择。而筱原也完全有能力自救,只要断臂求生,卖掉菊川几万平方米土地,厂房,完全可解除债务危机。
筱原破产启示录9: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筱原倒闭事件启示深刻,让我们印机企业自我反思。老筱原倒了,但他也给我们留下精湛技术,优良资产和品牌声誉。我们收购后,会使新的筱原崛起,继承和创新会使这一品牌在中国人手中发扬光大。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是大族冠华国际化发展战略,我们对未来有信心。
经历半月日本收购之旅,在返回路上,写下九篇筱原倒闭启示录。这是耳闻目睹筱原现状和筱原老员工彷徨无助眼神后,发自内心感慨。企业领头人啊,你往往决定企业和员工未来的命运,我自感责任重大。收购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们需要艰苦努力,我对我的客户和伙伴们有信心。对与错和得与失,后人只有评说。
(以上内容均来自于大族冠华总经理的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