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印刷业商会永远荣誉会长杨金溪:“有五个理由坚定我们可以实现印刷强国梦。”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西方买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会选择把大量的书刊、商业印刷品交给中国印刷企业生产,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印刷品就成为他们的首选。

  香港印刷业商会永远荣誉会长杨金溪说:“在‘十二五’从印刷大国走到印刷强国的飞跃时刻,充分把握机遇,重整旗鼓,蓄势待发。有五个理由坚定我们可以实现印刷强国梦。

杨金溪

  “中国印刷”价廉物美 抢滩海外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印刷行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尤其是欧美地区。在这轮倒闭潮中,发达国家印刷企业倒闭量可能比市场需求的减少量还要多得多。

  在恶劣的环境中,当地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须找到更高性价比的供应商。纵观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的印刷品在同等价格中,质量最优,最能充分满足价廉物美的要求。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西方买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会选择把大量的书刊、商业印刷品交给中国印刷企业生产。

  此外,发达国家的工业品生产企业,大至汽车、电器,小至玩具食品,也纷纷在发展中国家设置生产基地,异地与连带商品的包装和宣传材料等相关产品也都分在当地生产,推动了整个印刷链条实现东移,这对中国印刷业都是非常好的机遇。

  海外新兴市场大有可为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经济正迅速发展,比如金砖国家,东南亚、南美洲、非洲南部等地区的国家,这些新兴的国家不仅与中国的关系友好,并且其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这些国家的支柱产业是第一产业,由于经济不太发达,当地印刷比较落后,产品包装服务只能依靠外方加工。而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印刷品就成为他们的首选。

  另外这些新兴国家想要发展印刷业,大多只能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设备,这为中国的器材制造商提供了机会。这些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适当开拓发展,将会为中国印刷行业发展带来莫大的好处。随着中国外交蓬勃兴旺,印刷业应该跟着政府走出去,在政府支持下,在友好国家中寻找更多的新机会。

#p#副标题#e#

  港台印企——走出去的先遣队

  “十二五”期间,国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除了产品外销,大力支持文化走出去。这对香港业界也非常有利,香港既熟悉内地市场,又熟悉西方文化,英文人才比比皆是,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佳桥梁。

  在“十一五”,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占43%的份额,而中国不足美国的1/10。这个份额与中国的硬件实力十分不相称,但同时意味着我们发展空间很广阔。对印刷业来说,作为文化的最佳展现平台和载体,酝酿着很大的机遇。

  透过“环保、创意、标准化”三武器练好武功,那么当市场复苏的时候,我们实现印刷强国的梦想就能够更近一步了。

  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主体,中央逐步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这对印刷业来说是重要的发展机遇。

  印刷是创意最佳的展现平台,鼓励印刷同仁善用创意,通过适当运用各种高新科技为印刷加油。

杨金溪

#p#副标题#e#

   两岸四地政策的大力支持

  目前,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主体,中央逐步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这对印刷业来说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假如金融业能够加大对印刷行业关注,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解决了企业和基础的研究、技术开发、设备更新、改造等各方面的资金缺口,支持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便能够采取更多措施全面提升竞争力。

  当前两岸四地的政府都在大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中央政府“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原总署与环保部共同发布的各项绿色印刷法律法规与资金、政策、奖励、税收优惠等,都大力支持印刷业发展。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政府也是大力支持。

  香港方面,特区政府批出近亿的资金批准珠三角港资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创立香港办公室,支持创意产业发展,另有专项基金支持香港企业开拓内需市场。台湾方面,大力鼓励发展创意产业,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澳门特区,不仅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还设立园区,专门用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研究海外需求 拓展新兴市场

  印刷是创意最佳的展现平台,鼓励印刷同仁善用创意,通过适当运用各种高新科技为印刷加油。比如,目前印刷电子显示屏、RFID标签、IC卡芯片、印刷线路板、印刷建筑装修材料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加入电子芯片,变成可发声、有动画味道的读物,把平面图书设计为立体、充满互动的书本,实现增值。

  台湾鼓励高学历人才进行创业,可以成立一些资金门槛较低的小型工作室,购买一台数码设备就可以实现把个性化图案印在衣物、手机壳、玻璃杯、工艺礼物等小物件上。只要充分动脑筋,这当中的利润空间可以说无穷无尽。而且这一创意平台也为高学历人才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在文化及创意产业中,印刷的机会多多,业界同仁们应该向前看,大家一定会找到发展的动力,开拓新的市场。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