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发集团)位于美丽的东方大港——宁波,是一家集制笔和文具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国际商贸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文具集团,是国内首家从事文具供应链运营服务的企业。公司成立于1994年,经过20年的发展,贝发集团已成为国内文具行业发展速度快、品牌知名度高、行业内具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自主创新:
从“贴牌制造”到“贝发智造”
20年前,贝发集团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庭作坊式制笔厂,只有30名工人,整个产业属于贴牌制造。20年后,贝发集团成了年产近20亿支的“中国笔王”,拥有自主产权专利,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年来,贝发集团始终以“科技创新”提升质量水平,以“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真正实现了从“贴牌制造”到“贝发智造”的转变。
1999年,贝发集团在美国成立了销售代表处,伺机进入欧美市场。踌躇满志的贝发董事长邱智铭带上样品去沃尔玛总部,在谈好一切订单的合作细节后,美国人的一份知识产权承诺函让他停下了脚步。沃尔玛负责人要求进入沃尔玛的贝发产品,没有任何的知识产权纠纷,否则,会申请巨额赔偿。睿智的邱智铭董事长意识到要靠产品创新,拥有自主专利,才能在偌大的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在与沃尔玛初期的合作中感受到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后,贝发集团以邱智铭董事长为首的决策层立即作出反应,成立了行业第一家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并设立知识产权科,每年投入销售额的5%用于研发技术改造和创新。目前贝发集团平均每3天开发一款新产品、每3天申报一项新专利,每年有100余款新产品问世,专利产品销售占总收入的65%以上,专利申请量年增长近35%。贝发集团已在欧盟、北美、南非等全球73个国家注册了商标,并屡获美国Staples和Office Depot公司颁发的“全球产品创新奖”。贝发集团自主研发的多项产品荣获中国设计领域“奥斯卡”之称的红星奖,研发的产品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礼赠送各国元首,还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小奖项数百个。
作为“第二批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如何能够利用贝发集团已有的产权专利、研发技术与市场资源,在提升贝发集团品牌价值的同时实现各项专利成果的转化,真正让产权专利与市场接轨,使其不仅为贝发集团创造效益,而且可以为整个行业的进步服务,是贝发集团如今不断探索实践的新篇章。目前,贝发集团正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联合“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成立了“外形结构设计中心”,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设立了“文具创意中心”,并与瑞典皇家设计学院、芬兰赫尔辛基设计学院、宁波大学、浙商联合会建立了全面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大学生中提供50个创新孵化器,设置100多个席位,通过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模式,实现了企业、学校和协会的资源优势组合,取得了一批批创新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贝发集团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获得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有效授权专利达2000余件。通过一系列努力,贝发集团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已达70%。
品牌维护:
从“走出国门”到“海外维权”
如今的贝发集团的产品已远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90%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还在国际市场中加快建设“中国渠道”。贝发集团在俄罗斯、巴拿马、西班牙、法国、阿联酋5家分支机构的基础上,在尼日利亚建立了海外中心,未来还将在沙特、罗马尼亚、肯尼亚等建立众多海外中心。而走出国门后的贝发集团,即使拥有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仍不停地遭受到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国际大牌企业的刁难。面对层出不穷的海外诘难和不公平待遇,贝发集团挺直腰杆,站稳脚跟,用“品牌”和“创新”实现“自救”,用贝发“智造”率领行业主动维权。
2004年,贝发集团在内的12家制笔企业在美国遭遇了首起“337”知识产权案,贝发集团利用法律手段,巧妙运用国际贸易争端机制,组织力量积极应对,率先带领中国文具企业进行维权。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美国世孚公司撤回对贝发的指控,贝发集团带领中国文具企业取得海外维权的首起胜诉。
2006年起,贝发集团先后遭遇了德国Stabilo(施万·斯特比洛)公司4次涉嫌侵犯专利诉讼,2次外观专利无效申请,面对国外企业的恶意竞争和巨额的诉讼成本,贝发集团坚持将案件进行到底,多次向法院提起诉讼。艰辛的努力终于赢得了回报,2010年,历时4年的“HY1014荧光笔”外观设计侵权案告结,裁定德国Stabilo公司败诉,贝发集团获赔2.5万欧元。贝发集团不仅赢回了可以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同时也为企业赢得了面对海外不公平贸易的信心。
2013年4月,贝发集团遭到美国interform(因特福)公司侵犯专利诉讼。首次面对“专利螳螂”发起的攻击,贝发集团虽然预见到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及金钱,仍决定独立应诉。其间,贝发集团积极配合律师进行相关资料和证据的收集,拒绝因特福公司要求的135.7万美元和解费,决心将诉讼进行到底。2014年10月,贝发集团与美国“专利螳螂”就知识产权诉讼进行了长达1年半的抗衡,迫使对方撤诉。
贝发集团在海外积极维权不仅为贝发集团国际营销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增强了我国文具行业的知识产权意识,维护了我国文具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利益,赢得了国际尊重。
品牌档案
贝发集团集制笔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国际商贸服务于一体,年产销各类笔20亿支。目前约90%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产销规模连续10年稳居全国行业第一、笔类产品全球产量第三,进入世界前8强。
目前,贝发集团产品70%以上是自主品牌产品,每年投入销售额的5%用于研发技术改造和创新,创造了“在贝发,平均每3天就有一项专利诞生”的奇迹,有效授权专利达2000余件。
角色转变:
从“文具制造商”到“供应链服务商”
2008年以前,贝发集团主要聚焦于制造,一直以先进的制造技术引领中国文具产业的发展,以订单式业务发展企业。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需求萎缩、工厂倒闭、就业困难、经济萧条等,贝发集团开始进行全面的战略分析和定位,加速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2009年,贝发集团成功实现战略转型,提出打造一个个性、快速、安全的综合文具供应链运营服务平台。贝发集团打造的中国文具供应链运营服务平台汇集了中国及亚洲最优质的文具、文体、文化名牌供应商,服务于全球零售商、分销商、企事业单位及电子商务平台,它有效整合中国文具行业资源,实行优势互补的资源配置模式,不但自己掌握研发产品核心技术,完善自己的产业链,也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商品采购服务。
目前贝发集团的文具供应链服务成员企业已有近1000家,成功带领近200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中国文具供应链平台的搭建已经初显成效,运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30%。贝发集团完成了由“文具制造商”到“供应链服务商”的转变,同时也让中国文具产业开始走上新一轮品牌经营之路。
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告诉记者:“我们搭建了一个文具供应链综合运营服务平台。这是一个文具行业和供应链的合作平台,可以实现跨行业大合作,提升国内文具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定位是形成全球化营销、亚洲化制造的服务平台模型。这个平台可以让国内众多的中小文具企业分享到贝发集团现有的品牌资源、产品资源和渠道资源,做到让资源共享。”
2014年2月,在Office Depot全球供应商峰会上,贝发集团以其打造的国内首家文具供应链运营平台式服务,从众多供应商中脱颖而出,收获本次大会唯一的最佳服务奖,成为中国唯一获奖企业,也是亚洲1000多家供应商中除三星以外的获奖企业。
作为中国文具供应链运营服务平台的总设计师,邱智铭董事长从“转换、转型、转移、转业”四个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不仅用心做企业,更在用心做平台、做案例、做典型,他从产品创新、渠道拓展、产业智造等多方面入手,帮助平台成员企业迅速成长,他以博大的胸怀把自己和公司融入到中国文具产业链建设的洪流中,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同时推进行业的进步。
爱与感恩:
从“自身发展”到“爱心文化”
邱智铭一直强调,公司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赢,企业应该始终把员工的满意度放在首位。在决策层的号召和领导下,公司建立了合理科学的工资福利制度体系和健全的激励机制,在科学的利益导向下促进了公司内部的有效竞争,专业有素的工作团队为贝发集团的进一步壮大保驾护航、开辟道路。除此之外,公司还每年补贴近200万元行政费用用于食堂水电气费和工作人员工资的支付,降低员工就餐成本,并持续改善食堂膳食及用餐环境;支出100多万元用于职工宿舍的改造、修建员工浴室,解决员工住宿困难并改善住宿条件,保证住宿安全;每年支出400多万元用于员工节庆礼品、劳保用品的发放以及员工的午餐补贴等,让全体员工享受自身权益,尽显欢乐祥和。
作为经历成长路上风风雨雨的企业,贝发集团还始终坚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无私奉献爱心,着力打造“爱心文化”。贝发集团还关注教育事业,特别关注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问题,多次向贵州台江县捐款40余万修建希望小学,向国家希望工程捐赠100多万的文具用品;贝发集团积极参与公益,赞助世界女排大奖赛、全球妇女峰会、北京奥运会等,启动“中国百万迎奥运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募集资金2000多万元帮助中国百万儿童实现梦想;贝发集团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活动,多次为汶川灾区、玉树灾区、舟曲灾区、雅安灾区等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建设。
2013年,贝发集团十分爱心基金宣告成立,它依托贝发集团旗下的中国礼尚网,中国礼尚网每销售一件产品,便捐出一元钱到“十分爱心基金”,存入基金专有账号,定向用于学生教育方面的扶持与资助,以及用于社会突发事件所需资助的项目。贝发集团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到目前为止累计捐款、捐物达上亿元。
20年的耕耘,20年的图强。
20年的奋斗,20的追求。
20年的贝发集团砥砺远航。
面对未来,贝发集团昂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