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焯辉,香港人士,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澳门一户小作坊生产者家庭。1985年,借助改革开放的契机,他来到了东莞凤岗。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从此,何焯辉便再也不曾离开过东莞。 他所创下的嘉利集团已在香港上市,总资产达几十亿元人民币。难怪,他笑称自己是“老莞人”,他要“留根凤岗,情系东莞。”

  人们不禁想问:28年的风雨兼程,何焯辉到底是如何成就这一切的呢?他的身上涵养了怎样的莞商精神?他的故事令人深思。

  出生澳门 四年级辍学开始当学徒

  1946年,在澳门的小作坊主何氏夫妇,喜得一子,取名何焯辉。这个婴儿,正是今日嘉利集团董事长兼行政总裁。

  但在当年,何氏夫妇对儿子的未来并没有如此高的期许。何焯辉12岁那年,何氏夫妇全家搬到了香港。也在那一年,因为家贫,何焯辉从小学四年级辍学,开始了工模学徒的生活。“当时,母亲告诉我,当了工模学徒,以后也就有了一条生路。”何焯辉回忆。

  但何焯辉的理想远不在此。16岁那年,何焯辉靠着向父母要来的一笔本钱,自己开起了工厂。遗憾的是,他的第一次老板生涯以失败告终。期间他还多次出来打拼,并与人合作办厂,但都不理想。

  直至1980年,在太太何宝珠的支持下,何焯辉再次出发,与太太开创了嘉利集团。从此,何焯辉的工业王国开始兴建。

  1985年前后,由于香港工人的短缺,工资的飙涨,何焯辉的工业王国遇上了第一个艰难关口。

  落户东莞 嘉利集团走国际化之路

  路该怎么走?何焯辉把目光投向了正在改革开放的大陆。

  在凤岗雁田,何焯辉设立了嘉利在东莞的第一个工厂:“雁田嘉辉塑胶五金厂”。

  “改革开放之初,大陆有工人,有领导的支持,去办企业是一种享受。”回忆起当初的情形,眼前的花甲老人眼中多了一份释然。

  而据跟随何焯辉近20年的下属严鹰回忆,当初企业刚创办时,没有电他们自己发电,整个村委只有一步手摇电话。上厕所时,一巴掌拍下去,就能拍死好几只蚊子。

  但那时候,在以主要生产录影带外壳的“雁田嘉辉塑胶五金厂”,员工的工资只需要180元/月;而在香港,相同工人的工资已超过了2000港元/月,且还招不到工人。“而现在却是一剂毒药。”何焯辉先生话锋一转,带有明显的调侃,在莞的港商现在同样要面临当年香港的挑战。

  正是凭借着改革开放的机遇和大陆廉价的劳动力,1996年,嘉利集团迅速壮大,并在香港上市。1999年,嘉利在凤岗的第二家工厂“凤岗嘉辉塑胶五金制品厂”正式上马。随后在凤岗玉泉建立了一个更新的工业王国。

  现在的嘉利集团已成为拥有数千员工的上市公司,总资产达至几十亿,业务主要以原设备制造(OEM)方式为如IBM、HP、佳能、美能达电气等跨国企业生产电脑周边及办公文仪产品。集团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均设有办事处。何焯辉,也成功跻升为身家过亿的嘉利集团主席及行政总裁。

  当然,这一路走来,亦是荆棘丛从。何焯辉清楚地记得,当1998年金融风暴来袭时,刚刚上市的嘉利随时都面临着银行上门收息的煎熬。在2000年那个大年三十,为了等待银行的宣判,全公司的人都等在公司。直到下午6点,银行关门,大家才平安地度过了那一个夜晚。

#p#副标题#e#

  活化工厂 打造“婚庆文化产业城”

  何焯辉的办公室里珍藏着一幅漫画。漫画上,何焯辉与当时的营运总裁带领着嘉利集团的员工们,共同“垒砌沙包”,抵御金融危机。

  “这幅漫画,非常珍贵。”何焯辉的助理告诉记者。漫画的背后隐喻着传统工业所面临的巨大困难。

  2008年金融危机再次来袭,东莞承受着巨大压力。劳动力流失,廉价劳动力优势也开始慢慢消退,企业订单锐减。这一次,何焯辉没有继续坚持苦熬,而是选择了转型升级。“我们称之为活化工厂。”借助凤岗打造婚庆名城以及深圳婚博会的辐射,何焯辉决定盘活部分闲置工厂,打造婚庆文化产业城。

  “结婚是两个家族的事情。”要让来到的新人们都能够“感受特色回忆。”做婚庆产业,何焯辉更有自己的理念。目前,婚庆城的主要载体龙凤山庄已经申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成为国内首个以婚庆为主题的国家级旅游景区。

  “到时候,我们还要在这里举行客侨婚俗文化及cosplay等各色活动,我们将在这一条街两边建筑外墙上面全部做满涂鸦,让整条街都充满婚庆文化氛围。”何焯辉的话充满激情创意。

  “转型文化产业和服务业,就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人气,把新莞人留在东莞。”何焯辉说,这是他坚定转型的主要动因之一。

  眼前的何焯辉,脸上的笃信和坦然早已不是四年级辍学时的工模学徒了。现在还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兼职教授、香港有关机构还授予其院士、博士的头衔。

  深度对话 莞商精神

  东莞时报:经历了28年的沉淀,作为一名成功的莞商,您觉得莞商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何焯辉:务实、勤奋。我们这一代来到东莞的港人,都在很辛苦地从事着实业工作。可以说,每一天都在务实工作着。我曾经也在帮助政府接手烂尾楼的过程中,“无心”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但一直没有坚持把它做大。因为,在香港人的观念里,房地产行业是从事剥削的暴利行业。

  东莞时报:外界都在言说莞商低调,对此您怎么看待?

  何焯辉:莞商的低调,是有着他自身的背景使然。就说我们港人,改革开放之初来到东莞,毕竟不是这里的主人;再加上,当时的很多做法也是受到限制的。另一方面,当时的港英政府把大陆说得很可怕,我们来到大陆开厂,也是很害怕的。大陆和香港的体制、理念等不一样,我们需要适应,而来自香港政府的支持力度又不够大,所以大家只能拼命做事。另外,中国人的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会影响到莞商低调性格的涵养。

#p#副标题#e#

  培养接班人

  东莞时报:目前,莞商也开始逐步面临着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你怎么看?

  何焯辉:据我了解,来莞的很多港商都面临着接班人的困扰。香港的很多年轻人,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喜欢进入传统工业领域,他们对来到东莞的意愿也没有我们那么强。另一方面,在语言上,原来我们引以为傲的粤语,正在逐步被普通话取代,这也导致了语言上的障碍。再加上,香港和大陆的教育不同、理念不同,融合也是一个问题。

  东莞时报:那嘉利的未来怎么办?

  何焯辉:现在,我们正在引入更多的大陆籍高管进入嘉利的高层,担任要职,以打破原来港籍高管独大的局面,让嘉利能够更好地适应大陆的环境。同时,我们要求所有高港籍高管都必须学习普通话和电脑;另一方面,嘉利会逐渐撇离家族企业的影子,主要是任人唯贤,完全按照企业模式来运作,所以接班人的问题并不突出。

  莞商与慈善

  东莞时报:低调莞商,在做慈善事业方面似乎并不低调,像汶川大地震时期高调的王老吉。莞商和慈善,你怎么看?

  何焯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是我理解的慈善。在莞的港商,每一分钱都是通过辛苦打拼赚来的,所以我们会特别珍惜。但是,血浓于水,当社会有需要的时候,我们港商一定会赴汤蹈火。

  东莞时报:您自己做过的慈善事业有哪些?

  何焯辉:在将来,我希望能给我的孩子最好的教育,给予他们知识,让他们能够自立社会。至于我的财产,我希望能够全部捐献给政府或者是慈善机构。

  (记者了解到,何焯辉及其企业先后资助社会各界已超过数千万元善款、物资,捐资助学、兴建多所希望小学、参与井冈山1+1活动,帮助100余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等等。)

  记者观察

  可爱的“超人”与“潮人”

  何焯辉的眼中,透出一位前辈沉淀后的智慧。

  他,是一位睿智的商人。在他的办公室里,CEO格言像警句一样贴满墙壁,他就像一名战士一样,在商场战斗了50多年,总结出“成功企业管理要诀之一:法(制度)-理(理据)-情(人情)”。

  他,也是一位可爱的“超人”。他经常会拿着一个小相机,把好点子或者公司做得不好的地方,拍下与大家分享。他总是会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每一点思考,哪怕是半夜12点,也会给同事用微信通话。他每天早晨游泳,在游泳池旁与管理层进行着惬意的工作早餐。

  他,还是一位公司“潮人”。何焯辉,虽然只上了四年学,却通过自学成为公司第一个使用IPAD的人。(来源:东莞时报)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